中新網9月27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年的文章指出,對臺灣而言,大導演李安電影新作《色,戒》,從某種意義上也存在政治經濟的意義或效應。原文摘錄如下:
隨著大導演李安回臺宣傳《色,戒》首映,該電影成了新聞媒體與社會大眾的熱門話題,加上這部片子獲得威尼斯金獅獎,讓筆者不自覺地就跟隨這股風潮前往電影院觀賞。巧的是看完電影,剛好聽到收音機傳來兩位政治人物的評論,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表達“感動”,“新聞局長”(謝志偉)則表達“沉重”。聽到這樣的反應,讓筆者覺得既感動又沉重,進一步認為《色,戒》絕對存在著政治經濟的意義或效應。
《色,戒》除了導演來自臺灣,內容沒有談到臺灣(了解這段歷史的華人才知道這是大陸來臺“外省人”的集體記憶),所以有人會認為失去了臺灣的“主體性”,或有臺灣政治人物會認為臺灣被邊緣化。因此,雖然導演李安是地道臺灣出生、成長的“臺灣之子”,拍攝的電影難以脫離早年的生活經驗,可以說這是一部從臺灣觀點出發,剖析民國初年與抗日時期的近代史電影。卻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讓認同臺灣“主體性”的執政者必須認真小心地看待與響應這部電影。或許因為該片以臺灣出版之名又挾國際電影大獎加持,所以政府主管單位得出面肯定。其奧妙之處在于,《色,戒》的故事題材屬于近代史中的兩岸共同的記憶;但,有人會說這是中國的故事,不是臺灣的故事。或可以說,《色,戒》所表達的深層文化意涵,其實與目前的“主流價值”是相互矛盾的。
從政治人物的語言,政治人物出席首映會場與否的動作,讓我們體會到電影藝術文化總難擺脫的政治解讀。還好,電影的主要觀眾不是政治人物,不一定要獲得政治人物的認同;電影主要是為獲得社會大眾或市場(票房)的肯定,才是得以生存的關鍵或本錢。或者,電影傳播文化(歷史)意欲突破政治枷鎖(控制)的力量,在這部片子中獲得充分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