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28日電(記者 楊鎣暉)徐志摩未曾想到,在他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際,仍有多人慕名尋入他與陸小曼在江南古鎮新婚后的歐式紅房,試圖對當前略顯沉寂的新詩進行反思。
27日,七十余名國內詩人、學者會聚徐志摩故鄉浙江海寧的故居,在第五屆浙江作家節的“徐志摩、穆旦與中國新詩”論壇上,圍繞當前新詩邊緣化吟詩熱議。
自一九一七年胡適等人在《新青年》首次刊登此類自由體的嘗試性作品算起,新詩已整整走過九十個年頭,新詩不再熱鬧。就當前新詩發展狀況,中國詩歌的權威刊物《詩刊》副主編、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李小雨對此直言不諱,中國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把西方兩百多年的詩歌歷程匆匆走完,在最高潮時,曾有八十五個詩歌流派在報刊發表成立宣言,傷痕、尋根、新田園詩、新邊塞詩、女性詩歌、第三代詩歌運動等重要流派紛紛崛起,公開發表詩歌刊物的有幾十家,《詩刊》月發行量最多可達三十萬份。這個時期,新詩受到讀者廣泛關注。但同時,新詩走向另一個極端“形式大于內容”、“個人化大于個性”,生硬匆忙地模仿西方,也讓這些新時期的詩歌探索表現出無序化、不成熟,付出晦澀難懂、逐漸脫離大眾的代價。
據此,全國七十余名詩人的聚會也變得格外珍惜。浙江省作協詩歌創委會主任張德強稱,今日,我們于此討論新詩九十周年,顯得十分熱鬧,十分隆重,但新詩在當下社會的名聲卻不是那么好,不那么響亮,影響不是很大。
近年來,在新詩沉悶期間,雖有坊間不斷爆出梨花詩、裸體朗誦、天問公約等喧嘩與騷動,但涉嫌嘩眾之舉更使得詩歌遭遇冷熱尷尬、深陷困境。
文藝理論家南鷗對新詩特征的點評更是一針見血:“我們依然在陰影中爬行,我們心靈的淪陷與流亡,我們精神立場的曖昧和世俗化傾向日益泛濫。”
盡管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當下新詩寫作的現狀,應該是“貌似邊緣,實據重鎮,看似平淡,實則熱烈,紙網并進,渾然一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在國內寫舊體詩的有兩百萬人,而寫新詩的僅有幾十萬人,寫新詩的人比看新詩的人多。
這個沉重的問題今日被擺上徐志摩當年創作《再別康橋》的桌案上,被趙遐秋教授譽為“用白話文能寫出最美詩”的徐志摩,可能不會想到七十五年之后,新詩會被逼上絕境,遭遇如此尷尬困境。
新詩尋求突圍。中國詩歌學會秘書長張同吾會上稱,作為新詩,不能穿西裝,打領帶,頭上面還戴著氈帽頭。
誰能再別康橋?落寞的新詩暫時無人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