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指出,目前中國音像市場面臨著壓力、挑戰和重要發展機遇,音像制品盜版始終困擾音像市場,而網絡侵權盜版也正日益演化為一場新的災難。
張新建指出,高容量盜版音像制品重創發展中的音像市場。2004年以來,高容量、低成本、強兼容的盜版DVD壓縮碟快速沖擊音像市場,造成正版音像制品銷量急劇下降,銷售商大量退貨,發行商庫存大量積壓,音像版權交易大幅萎縮,傳統音像制品銷售業務明顯下滑,各地發行營銷網絡嚴重萎縮,并不斷波及音像制品的制作、復制、出版、發行等各個環節。
他說,傳統的音像制品盜版始終困擾音像市場。傳統形式的盜版越來越集團化、規模化、組織化,手段更加隱蔽,走街串巷的游商成為主要銷售網絡和渠道,甚至一些盜版還形成了品牌,品種達幾百個之多。在盜版的困擾下,經營正版舉步維艱,音像門店數量大幅下降。2002年全國有門店68255家、出租店50667家,總計118922家,現在卻只有96274家,降幅達20%,其中以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降幅最大。
他認為,網絡侵權盜版正日益演化為一場新的災難。以非法提供影視音樂節目內容點播、深層鏈接、P2P服務以及音樂MP3搜索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網絡盜版不僅導致全球影視音樂市場份額急劇萎縮,正版音像制品銷售不斷下降,而且扼殺了合法網絡影視音樂節目服務的快速發展,對于音像業的傳統和新興業務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音像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不過,張新建也指出,中國音像產業盡管面臨嚴峻的市場形勢,但是中國音像市場仍然是空間廣闊且商機無限的市場,這就為音像產業培育基礎,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機遇,創造了前景遠大的發展平臺。
(一)原創力量發展壯大。
原創產品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原創始終是音像產業賴以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文化產業持續壯大的終極動力。近年來,中國音像產業的原創力量相當活躍,原創作品數量增加,質量提高。中國音像產業輝煌的2003年,我國共出版音像制品28224種,出版數量5.74億盒(張),發行數量4.56億盒(張),發行總金額27.55億元。
2006年,我國共出版音像制品33706種,出版數量5.83億盒(張),發行數量4.61億盒(張),發行總金額35.17億元。
2006年與2003年相比品種增長19.4%,出版數量增長1.6%,發行數量增長1.1%,發行總金額增長27.7%。
原創音像產品的質量明顯提高。電影、電視方面涌現出了《英雄》、《十面埋伏》、《亮劍》、《喬家大院》這樣一些經典之作。卡通方面,以三辰卡通的“藍貓”為代表的一些民族卡通形象,不僅占據國內較大市場,而且已經走出國門,走進了迪斯尼的故鄉。音樂方面,近年來內地音樂界重視原創,發掘了大批新人,培養了大批歌手,并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較多探索和嘗試,僅去年就出版發行音樂發燒碟數千個品種,成為音像市場中備受追捧的熱銷產品。
國產原創音像制品占據絕大多數的市場空間。近年來,中國音像制作、出版、發行企業改變了依賴引進為主,為國外企業打工的艱難窘境,加大投入,組織開發本土的、民族的、傳統的原創音樂、影視和百科節目,并以質優價廉贏得市場。據我們初步預測,當前在戲曲、百科、教育、輕音樂等類別上,國產音像制品已經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電視劇、電影等類別上,國產占6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卡通、流行音樂(含MTV)等類別上,國產的份額約占一半。
(二)產業空間和營銷渠道不斷拓展。
音像產業是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加速了音像載體的更新換代,也為文化藝術內容的創新和傳播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音像制品電子商務大幅上升。近年來,由于音像電子商務具有精簡流通環節、節省消費時間、加速資金流動等傳統銷售模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在音像傳統銷售業務下滑的形勢下,音像電子商務的銷售額大幅增長,B2B、B2C業務快速發展。
新媒體增值業務異軍突起。以手機彩鈴、手機音樂等為主要形式的無線音樂市場也呈現出井噴之勢,成為音像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截止到2007年7月,我國的手機用戶為5.08億,以2006年中國移動32.6%的彩鈴普及率來計算,我國目前至少有1.66億彩鈴用戶。同時,手機所具有的便攜性、移動性、即時性、交互性等特點,不僅帶動了娛樂形式的多樣化,也有力促進了娛樂產業尤其是音樂產業的繁榮,實現了版權價值的升華。相信隨著3G技術等的應用、MP3、MP4等產品的進一步普及,新載體、新技術必將為音像產業拓寬更多的收益渠道。
網絡付費下載、在線點播音像節目的潛力不可小估。中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72億的網民,其中寬帶用戶已經到了9000萬。除了部分仍在通過未經授權的非法網絡下載音像節目外,隨著政府監管力度的加強和民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接受付費下載的音像節目的方式。截至2006年年底,我國在線音樂的收入達到1.2億元,據艾瑞市場研究機構調查,2008年我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大約3億,2008年至2010年,在線音樂增長率將會超過100%,到2010年,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將超過18億元。
(三)國產音像產品走向世界
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綜合國力的外在集中體現,國力強則文化強,國力弱則文化弱。近年來,一大批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電視、音樂等文藝作品不斷涌現,不僅滿足了國內受眾的需求,而且逐漸輻射到海外華人圈甚至主流社會。中央電視臺制作的紀錄片《故宮》音像制品截至2006年年底已被翻譯成6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簽約出售,發行超過15萬套,創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新高;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不僅進入了美國主流院線,而且高居票房榜首兩周;女子十二樂坊多張專輯在日本熱賣,創造了白金神話;以國內民營音像企業為代表建立的海外營銷網絡遍及北美、東南亞、歐洲、大洋洲等地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說,對于中國音像業而言,“走出去”已經不再是一句口頭的號召,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海外廣泛的華人商圈以及日漸興起的中國熱正是音像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背景。
(四)市場治理初見成效
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音像產業是以知識產權為基礎的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對音像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政府和企業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并為此做出了艱苦的努力。2001年以來,國務院將打擊侵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內容,進行全面部署,組織專項行動,采取切實措施打擊非法生產線,鏟除非法經營窩點和地下倉庫,制裁違法犯罪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2004年,全國整規辦將知識產權保護列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點工作之一。為了履行入世承諾,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創新,國家專門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小組,協調知識產權保護行動。
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規逐步完善,刑事打擊力度加大。2004年年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大幅降低了知識產權刑事制裁標準,明確規定復制發行違法音像制品1000張的,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復制發行違法音像制品5000張的,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該《解釋》的施行,為加強音像市場管理,保護正版經營,嚴厲打擊盜版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音像市場整治力度持續加強。按照總體部署,文化部結合音像市場管理特點,先后提出了“深入市場管市場”“把盜版分子送上法庭”“正版音像制品占有率是檢驗音像市場的唯一標準”等口號,組織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2003年至今,全國共出動檢查1698萬人次,檢查音像經營單位320萬家次,收繳非法音像制品5.7億張(盤),切實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為民族音像業的發展創造更加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他最后指出,綜上所述,中國的音像市場仍然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政府管理部門將繼續加大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力度,整頓和規范音像市場秩序,為音像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同時,音像企業也要沉下心來,加強原創,厚積薄發。只要大家攜起手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目標,我們就一定能夠團結一致,共渡難關,我國的音像產業、音像市場一定會大有希望、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