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成名以后可謂苦樂參半。昨天,他的著作《帝國的終結》簡體字本在上海舉行了首發儀式。不單諸多同行在席間調侃易中天,就連與之相交29年的老同學、同濟大學陳家琪教授,談起易中天的成名,竟也冒出一句“名氣太大、地位太高的人,我們敬而遠之”。這似乎宣告了聲譽日隆的易中天已在朋友圈中“無奈淡出”。
《帝國的終結》在上海舉行首發儀式,遍邀了滬上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復旦教授駱玉明、汪涌豪、張新穎、林尚立,同濟教授陳家琪、孫周興,上大教授朱學勤、王光東,上師大教授蕭功秦,華師大出版社社長朱杰人悉數與會。
相對于研討著作《帝國的終結》,與會學者們對“易中天現象”本身顯然更感興趣。駱玉明教授一開場便調侃自己“本來也有成名機會,就是因為長得沒有易中天好看,所以臨陣怯場”,并追問易中天的成名“是出于偶然還是必然,有無深入用心”。孫周興教授直言“從未看過易中天一個字”。朱杰人社長則稱,是讀過了《帝國的終結》以后才發現“易中天的書并不是想象的那樣”。最令易中天難受的,恐怕還是與之相交了29年的老同學、同濟大學陳家琪教授的那番話———“名氣太大、地位太高的人,我們敬而遠之”。
同學“吹捧”語中帶酸
陳家琪與易中天同為武漢大學恢復研究生入學考試后招收的首屆研究生之一。“當時我們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同住在一棟破樓,常常串門交友一番亂談。”易中天當時給陳家琪留下的印象是“反應特別快”,“別人剛和他說過的話,他馬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復述出來。”
陳家琪對易中天上電視的功夫表示欽佩,“兩個巨大的探照燈照著你,你還能坦然自若,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但陳家琪也表示,朋友們對圈子里突然出現了易中天這樣被神化的人都不太習慣,“曾有人評價,廈門大學近百年歷史上唯有兩人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一個是魯迅,另一個就是易中天。我還聽人說,易中天現在出門必戴墨鏡。甚至還有人說,易中天都已經有保鏢了。”
易中天自稱“就是俗”
面對朋友們如此調侃,易中天直言“感覺很不好”,因為成名后的他并非有意冷落朋友。這樣的結果令他頗為無奈,“這不是我所能選擇的,更不是我所預謀的。”他表示,成名于《百家講壇》純屬“瞎貓碰到死耗子”,只不過這耗子大了一些,有老虎那么大。“當初剛說要上‘百家’的時候,我覺得無非就是換個地方講課而已。我們這些人,講課誰還不會啊?我還特地去看了一下電視,不就是個其貌不揚的老頭站在那兒說嘛?等我自己真上了,才知道想得太簡單。后來,我是被他們‘修理’過一回才給修好了。”
對于有人批評他講史的方式趨于媚俗,易中天昨給予有力的回擊,“那個俗我還用媚?我是本來就俗!自打會說話起,我可就是這么說的。”此外,易中天還透露,今年年底要在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個人文集的首卷《高高的樹上》,至于新的創作,暫無計劃。(記者 干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