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由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在京召開。之后,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中、日、韓三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決定制作5000~6000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準漢字。
這一消息隨即被與會的中方代表否認。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姚喜雙說,會議并未作出“將5000個常用標準字以繁體字為主進行統一”的決定,我國推行使用簡體字,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的,不可能輕易改變。
方興未艾的“繁簡之爭”,因此再度受到專家和大眾的關注:被簡體字日趨替代的繁體字究竟何去何從,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漢字又該如何確立?
簡體字要推廣 繁體字應傳承
從1956年起,我國先后公布了4批簡化漢字,經過幾年的實踐,于1964年又總結歸納成《簡化字總結表》,基本確定了使用簡體字取代繁體字的方向。2001年通過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推廣簡體漢字,并提倡妥善處理繁體字使用問題。
盡管條文明確,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矛盾重重。
蘇州復興私塾的創辦者傅奇對筆者說,他曾有過郵局不允許領取繁體字簽發匯款的遭遇,郵政系統在使用繁簡體時“一刀切”的規定使他深感不便。“文字改革把我的姓‘傅’改成了‘付’,我經常吃虧。別人在匯款單寫‘傅’,與身份證上不符,就造成我無法簽收。”
類似的情況在目前許多領域都有發生——銀行工作人員嚴亭說:“銀行涉及的業務都不允許使用繁體字,因為個人業務是憑身份證開戶,公司是要用營業執照、稅證開戶。這些證件一般都不能用繁體字。”
有人因此提出質疑:這樣的規定是否意味著繁體字被禁止使用了?
“繁體字仍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所所長張普教授說,“但沒必要向全民推廣。”例如,浙江省政府自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在9種情形下允許使用繁體字的規定,保留文物古跡、歷史名人手跡、特殊姓氏、書法篆刻、涉及港澳臺與華僑事務等情形中的繁體字。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馬相武提出:“我們要在不同的層面采取不同的態度來對待簡體字和繁體字,文字要利于使用和服務。漢字在簡化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例如簡化過程推進太快,有一些字的簡化不是很科學,是為了簡化而簡化,傷害了文字本身的含義等等。必要時,尤其在承載中華文化方面,我們還是應該很忠實地保持繁體字的原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指出:“文字的發展與歷史的發展一樣,是不可逆的。文字簡化有充分的道理,再恢復使用繁體是不可能的。從傳播學的角度講,每一個符號體系都承載不同的含義,繁體字能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但歷史證明,并沒有因為我們使用簡體字,而使文化喪失。”
基礎教育不適宜教學繁體字
在普遍認可繁體字是“中華文化”中重要部分的前提下,一些國學愛好者提出了在基礎教育課程中適當使用繁體字的建議。
“小時候有一些港臺的電視劇、畫報,讓我接觸了繁體字,才知道這是種民族文化。我覺得繁體字的生命依托于幼兒時期的教育。像我奶奶一輩子只會寫繁體字,不會寫簡體字,到我父母和我這代雖然能看懂繁體字,但幾乎不使用,那么再往下呢?繁體字是不是就慢慢消亡了?”媒體從業人員方芳這樣說道。
對于這種擔憂,張普教授作了解答:“基礎教育不教繁體字,不見得它就會消亡。比繁體字年代更早的甲骨文,到現在不是還有人認識嗎?中國文字的發展經歷了各個時期,現在叫得出名字的文字種類仍然非常多,這也不代表我們就應把所有文字都學習一遍、應用起來。當然,應該給有興趣的人提供學習的渠道,特別是一些專業需要的領域。”
日前,宋慶齡基金會面向社會招募熟悉繁體字的資料校對人員,據工作人員李雪英介紹,這次招募獲得的熱烈反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第一周就有500多名志愿者報名。看來,繁體字的生命力遠沒有像大家擔心的那樣脆弱。
小學校長王春榮認為,從目前基礎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小學生書寫速度本來就比較慢,作業又多,使用繁體字教學恐怕會使大多數學生不適應。中小學教師課程評價中也有明確規定,“書寫規范字、講規范話”,因此教師授課過程不會出現繁體字。但如果學生課下提出繁體字的有關問題,教師當然有義務解答。
“假使學生在答題時偶爾出現繁體字,我想不會判錯,大陸教師相對還是比較通融的。甚至可以給予表揚,因為這學生很鉆研,學習能力強。但也要告訴他這種書寫方式不規范,尤其是經常書寫繁體字的,一定要提醒。于丹帶來了‘《論語》熱’,但也不是用《論語》的語言說話,否則當年就不必花大力氣推行白話文了。教學的關鍵是一種思想。”王春榮說。
在以弘揚國學、傳承經典為主題的漢網論壇上,網名為儒釋道的一位版主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推行簡體還是繁體,我都沒有特別大的意見,重要的是,我們對文字教學應該有正確的引導。繁體字的意義在于它比簡體字更能表達文字的含義,很好地運用了象形和引申。比如:漢,中土之人也;聽,入于耳,記于心。而簡體字都沒有這樣一層意思。即便日常不書寫繁體字,我們也不能忽略這些東西。”
曾經提出“籌建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博物館”建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彌松頤認為,簡化字改進得很好,只有少數需要繼續改良。他說:“目前比較合理的辦法是提倡‘識繁寫簡’,年輕人應該懂得‘六書’、‘訓詁’,同時堅持書寫規范簡體字。”
漢語國際化就應該簡體化
目前中國大陸對簡體字的使用已經駕輕就熟,但仍有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和地區存在,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漢字究竟應該如何確立?
根據聯合國有關一個國家使用的語言文字相關條例的規定,所有社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來源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應保持一致。
然而由于所謂的“中華民國”未退出聯合國前,聯合國所有的中文文件,都是使用繁體字,而1971年中國重新加入聯合國后,在推動簡體字過程中遇到許多阻力和障礙,造成長久以來,聯合國一直是繁、簡體字并行。盡管近年來,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中文文件都呈現“廢繁就簡”的趨勢,但國際上對于通用漢字標準的分歧始終不斷。
對此,馬相武表示:“經過多年比較成功的改革,中國大陸不會把已經規范化的簡體字再改回繁體。我們周邊的國家、地區,有的使用簡體字,也有使用繁體字,這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我們要尊重歷史和現實。但從整體發展趨勢來看,漢語要實現國際化、全球化,就應該簡體化,其他使用繁體字的地區也會受到簡體的沖擊。”
喻國明說:“我們不會因為要與韓國等國家交流,就放棄已經很規范的簡體字,而且繁體字筆畫復雜,不利于實現漢語的國際化。”
彌松頤也認為,即便是出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目的要統一漢字,也應該以中國的標準來統一。因為漢字的發源地是中國。既然我們現在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使用規范的簡體漢字,那么就應該遵守。
實在無法統一,“可以考慮發行繁簡通用字小冊子,就像上海世博會的‘中英日常對話一百句’,市民學習起來不是也很熱鬧嗎?”王春榮說。(王穎佼 王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