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民族大學,32歲的蒙曼是歷史系副教授,主攻隋唐史和中國古代婦女史。在易中天的口中,她是“小于丹”,“為講壇而生”。央視大屏幕上,《武則天》已播出一月,“唐風”熱潮將一直持續到12月31日,預期將創節目收視率的新高。央視還為蒙曼策劃了太平公主、唐玄宗等一系列重頭唐史系列節目,2008年將成為百家講壇的“蒙曼年”。在書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蒙曼說唐:武則天》將在明年1月上柜,被預估為新年書市的一支“潛力股”。
昨天,作為“學者造星工廠”新一員的蒙曼接受了記者專訪。
談武則天:她的性格最吸引我
記者(以下稱記):武則天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蒙曼(以下稱蒙):性格,當然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她為歷史發展所做的貢獻。我只是想揭示一個真正的武則天,盡管跟現代人有契合點,但畢竟是有距離的,當她想要沖破傳統文化為女性所設定的生活空間時就需要做出很多人們所不能理解的殘忍的事。研究歷史要設身處地地去包容和理解,如果單單站在現代人的角度評頭論足,那不可能客觀。
記:為什么選擇武則天?
蒙:我做唐前期的政治史,武則天是我非常感興趣,也是最不能跳越過去的一個人物。武則天這樣一個女性可以從很多視角去考慮,電視劇有電視劇的視角,歷史有歷史的視角。換一個視角,可能你看到的就是全新的東西。比如很多人認為唐高宗怕老婆,很懦弱,其實不是這樣的,他是一個很有為的政治家,他選擇武則天,是做出了非常慎重的選擇。別人問我他們什么關系,我說當然首先是夫妻關系,第二就是戰友關系。
記:你講的武則天與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蒙:我不會簡單地按照時間線索去講述,也不會平鋪直敘地介紹事件的起落,而是帶著問題講,用懸疑吸引讀者。
談“講壇”:“挖角”過程很順利
記:你是“百家”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聽說你走上這個講臺挺順利?
蒙:我在北大讀博士時的學長孟憲實在“百家”講課時,向他們推薦了我。編導魏學來專程來中央民族大學聽我上課。他趕到的時候,我的課剛好結束。他說,你能不能找幾個學生再講一節課,隨便講一個主題都行。我就把我上課的學生又找回來,給他們講了一堂武則天,就講了20分鐘左右吧,開了個頭。兩三天之后,“百家”打電話要我去試講。
記:第一次錄影時緊張嗎?
蒙:以前沒上過電視,但我也不緊張,因為不是第一次講課。下面還是坐了一群人,只不過聽眾換了,他們年齡層不同,來自不同領域,只需要試圖講得更簡易明白一點。
記:“百家”主講人現在很受關注,也許觀眾會對您褒貶不一,您有心理準備嗎?
蒙:這一點我已經注意到了。比如形容武則天和李治相擁而泣的情景時,我用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有網友批評我“有賣弄文采之嫌”。我很感謝觀眾對我的各種評價,這證明他們關心我,但我絕不會賣弄文采說那些生僻的古語,因為那不是所有觀眾能夠接受的。
談“學術明星”:“小于丹”只是易老師隨口一說
記:被稱作“小于丹”,感覺如何?
蒙:其實,“小于丹”只是易中天老師見我之后那么隨口一說,這是易老師對我的鞭策。于丹老師很優秀,而我只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學者,沒有任何業績和著作,就算大家叫我“小于丹”,我還是我!
記:有沒有想過一旦出名,會犧牲自己寶貴的學術研究時間,而去應付很多采訪之類的事?
蒙:也許吧,但我會控制度,人都是有底線的,不管什么時候,教師都是我的本行,什么事都不能影響我的教學和研究,畢竟“育人”是我最大的快樂。(記者謝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