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 中新社發 張勤 攝
|
昨日下午,上海作協禮堂燭火輝煌,美妙的生日歌縈繞愛神花園。上海文藝出版社在此舉行《易中天文集》首發儀式,并在2008年的元旦為易中天恭賀六十大壽。
談起成名以后的日子,易中天笑言“不見天日”;說起文學作品集《高高的樹上》,他則頗為逗趣地表示,“其實,寫小說就好像學游泳。”
成名以后“不見天日”
2007年火了整整一年的易中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后,此番露面顯得面色紅潤、神清氣爽,褪盡倦容。成名以后的日子被易中天形容為“不見天日”,“如果非要說我喜歡這種感覺,那是很虛榮的。因為成名后的我,根本就不能隨便出門。回家就得進廚房,出門就只能直接到酒店,我說‘不見天日’,是毫不為過的。”
“現在我連一個電話也不接了。”易中天告訴記者,“我的電話每天都響個不停,如果全要去接,恐怕就要轉行去當‘電話接線員’了。”易中天表示,一個作者能不能走到公眾面前,有時候并不是他自己所能選擇的,“我并不是境界高、修養好,只是知道生活就是這樣,我要面對現實。”
昨日見面會上,滬上的作家、學者孫禺頁、趙長天、趙麗宏、王紀人、錢文忠、毛時安等悉數前來祝賀,可謂高朋云集。更令易中天欣喜的是,著名作曲家陳鋼昨天也是座上嘉賓。易中天直言,“我在軍墾農場插隊時,就愛聽陳鋼的《梁祝》,今天終于見到了他本人。”以文集總結耳順之年
此次首發的《易中天文集》第一、二卷分別是文學卷《高高的樹上》和學術卷《藝術人類學》。《高高的樹上》收錄了易中天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創作的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和兩部中篇小說。其中,中篇小說《文火慢熬》,發表在1992年《芙蓉》雜志上,講述的是一所高校評職稱的故事;《高高的樹上》則首發在2003年第5期的《小說界》,講述的是關于學術腐敗的故事。兩篇小說發表后都曾被其他刊物轉載。
在易中天看來,在耳順之年出版個人文集,是為自己過去的生活做一個小結。據他介紹,文集中收入的多為他早年發表的作品,“可能還會有少數作品不拿出來發表”。上海文藝出版社表示,《易中天文集》初步計劃編輯10卷,在一到兩年內將全部出齊。寫小說就好像學游泳
《易中天文集》還未推出,有關其中篇小說《高高的樹上》涉嫌剽竊的傳聞,就已沸沸揚揚。上海文藝出版社曾對此事發表緊急聲明,表示易中天在小說首發時曾在文末寫過“作者聲明”,說明“小說中使用了楊曾憲先生諷刺小品《“高興學”興衰記略》中關于‘高興學’的創意及細節,但其他人物、故事、情節則均屬其本人虛構,并無生活原型。”據說,易中天還曾因為借用楊曾憲的小說創意,而向他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因此,易中天和出版方都堅決認為,《高高的樹上》絕非剽竊之作。
昨日再次面對質疑,易中天神色坦然,還大方地承認自己確實不太會編故事。但他向記者指出,不能因小說題材相同,就說是抄襲,“《金瓶梅》和《水滸傳》就有很多差不多的情節,可誰也不能說《金瓶梅》是抄了《水滸傳》。”
說起小說創作,易中天把小說定義為“可以躺在床上讀的東西,需要很好的故事情節”。他認為,寫小說不過就是“學游泳”,“《高高的樹上》只不過就是我初學游泳的一次練習,能夠有人愿意讀它,我就喜出望外了。”(記者 干琛艷 文攝)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