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寧德三月十五日電 題:中國“海上茶葉之路”再續前緣
作者 鄭長靈
“中國斜灘”、“中國坦洋”,在十九世紀末一度成了中國茶葉的代名詞。福建壽寧斜灘和福安坦洋人說,當時國外寄來的郵件,只要寫上“中國斜灘”“中國坦洋”,就可以直遞收件人手中,因為這兩地都是當時名揚四海的知名茶區。
閩東茶葉從三都澳出海,走向世界。中國的“絲綢之路”眾所皆知,但中國的這條“海上茶葉之路”卻鮮為人知。
唐至明“茶馬互市”逐步發展,也逐漸對茶葉這種“不可一日無”的生活必需品實行壟斷經營。他們利用西北游牧民族“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這種視茶為命的生活特點,實行茶馬交易,以充實軍力,加強邊疆統治,但那時茶葉流通多局限于國內。
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茶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進一步擴大,以南洋諸國為中介通往地中海和歐、非各國的海上“茶葉之路”,以及經西伯利亞通往歐亞大陸腹地的陸上“茶葉商路”發展繁榮起來。茶葉成為十八世紀直至十九世紀后期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海上和陸地的“茶葉之路”由此形成。
福建東部的三都澳,就是當時清政府重要的“海上茶葉之路”。三都澳港闊水深,其深水水域面積和深水岸線長度均居世界之首,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良港,而環三都澳的閩東諸縣自古就是茶區,名茶輩出。
當時中國屬半殖民地國家,清政府為了擴充財源,“籌還洋款”,見三都澳有利可圖,便于清光緒二十五年五月初八準予開埠,成立“福海關”。三都澳果然不負清政府之望,開埠后,英、美、意、俄、日、荷蘭、瑞典、葡萄牙等十三個國家的二十一個公司都在三都島設立子公司或商行,三都澳成了中國東南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
據有關資料記載,一九OO至一九一七年內,中國年均出口茶葉量為九萬噸(折合為一百八十萬擔),占世界茶貿易量的百分之二十七,而三都澳年均出口茶葉量為十一萬五千六百擔,占世界茶貿易量百分之一點三七。此后,茶葉一直是三都澳的大宗出口貨物,三都澳成為閩東茶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條重要海上通途。
抗日戰爭時期,三都澳的茶葉出口幾乎為零。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寧德茶葉出口才重新開始。二OO六年一月一日,中國取消出口配額制度,寧德茶葉出口呈恢復性增長。二OO七年繼續增長到一萬九千噸。目前,寧德的茶葉出口總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
寧德茶葉局局長陳道興稱,寧德茶葉出口主要以綠茶、花茶、白茶為主,主要銷往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寧德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不斷加大投資,改造茶園茶樹品種,扶持茶產業發展。
出產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等名茶的寧德,舉步再續前緣,重振昔日“海上茶葉之路”的輝煌。(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