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文物普查人員日前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了105處地上文物點。以民國建筑為代表的20世紀遺產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5個歷史街區、39個歷史地段,當散落在各地的歷史遺產被重新發掘后,古城蘇州的“歷史家當”統計數據將再度被改寫。
散布于蘇州古城區中的大批明清建筑是前兩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工作重點,目前,這些中式傳統建筑大部分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對象。而建造于20世紀前半期的民國建筑和新中國成立后建造的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建筑則成為此次文物普查的調查重點。
在這新發現的105處不可移動文物中,一處位于滄浪區廟堂巷36號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主人為至今仍健在的上海老影人舒適。據蘇州文物局文物處處長尹占群介紹,該建筑帶有巴洛克建筑特征,為純西式建筑,約建造于民國初期,體量大、工藝精。在同一院落中,還有一幢建于晚清時期的中式建筑。舒適之父曾在民國時期任江蘇省財政廳廳長,舒適在孩童時代曾在蘇州短暫生活。以后由于個人發展需要,他來到了上海,并成為中國電影事業的一代先驅。在古城中這樣一處純西式建筑,反映了中國新興城市在1920年代受西方文明的影響狀況,同時建筑也因為其主人的經歷而承載著無形的文化信息。
事實上,在1920年代,很多上海達官顯貴曾在蘇州置業。西風東漸之時,西方建筑樣式相比蘇州的傳統建筑顯得更具實用性。區隔明確的廚房、衛生間,先進的給排水系統讓居住者能有模有樣地拷貝西方生活方式。
由于此次普查重點為20世紀遺產,因而被新增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多為西式建筑。位于西大街91號的洋樓在蘇州并不少見,但南墻西窗臺下有大面積墻面剝落裸露出的磚塊卻讓專家發出了驚嘆:“整幢樓所用磚極有可能為清代古城墻磚。”小樓俯視面呈“H”形,高二層,為國民黨白姓官員于1930年代所建。確保城池固若金湯的城墻磚讓這一處建筑至今仍完好矗立,用城墻磚蓋私人寓所這在蘇州民國建筑中還屬首例。
與發現的多處歐式建筑風格迥異的是,位于東采蓮巷的向陽新村則顯得實用而簡潔,具有典型包豪斯的風格。此次被納入普查范圍的四幢樓分別建于1960年、1965年,整個院落保存完好整齊、至今仍在使用。這批居民樓具有典型的構成主義特征,為當地難得的包豪斯風格建筑。專家稱,這些建筑很有可能直接使用了1960年代蘇聯建筑專家提供的圖紙,建筑整體體現了追求節約、實用的設計思路。當時的中國以蘇聯現實主義建筑理論作為現代建筑的典范,即使在傳統木結構建筑盛行的蘇州,也未能被排除在影響范圍之外,向陽新村就是構成主義建筑進入中國的又一例證。專家認為,向陽新村極有可能是蘇州地區第一個工人新村。
相關新聞
蘇州市區18條航道集體“退役”
為了保護傳統的水鄉風貌,蘇州市18條航道近日退出航道管養范圍,被調整為自然河流,不再承擔日常航運功能,該項調整6月7日已向社會公示。這些河道在調整后被禁止運貨,只能通行小游船。
近年來,蘇州市對中心城區的功能進行了調整,生產企業逐步遷出城區,處于中心城區的部分航道逐漸喪失了航運價值。早報記者 程奕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