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編纂出版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中華書局等組成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編纂小組”計劃將所有簡帛資料整理出版,并聘請著名古文字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裘錫圭先生擔任主編。據悉,該《集成》將于2011年正式出版發行。
《周易》、《老子》等雖有今本傳世,但馬王堆出土的古本內容卻與今本大相徑庭,而諸如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更是糾正了《史記》等史實的一系列錯誤,為我們解開了不少歷史謎團。
寒食節是為紀念介子推?
我國古代有寒食之俗,即在每年規定的一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舉火,只吃冷的食物。相傳是為了紀念被焚而死的晉文公之臣介子推。
介子推割股食文公以及文公焚山燒死子推等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然而在《左傳》、《呂氏春秋》及《史記》中提及介子推時卻不曾記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說,晉公子重耳(即后來的晉文公)結束流亡生活,回國即晉侯之位后,“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偕母隱居,“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其中就沒有焚死之事。但是,《莊子·盜跋》卻說:“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著名學者裘錫奎認為,介子推焚死的傳說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流行了,“介子推割股食文公以及文公焚山燒死子推等事,實在出乎情理。這顯然是為了解釋寒食的起源而編造出來的。既然戰國時已流行這種傳說,寒食之俗無疑早在此前就已存在。”
那么寒食節的真正起因是什么呢?根據對馬王堆帛書的釋讀,裘錫奎認為,古代在仲春、季春之交改火焚田的習俗才是寒食節產生的原因。在《禮記·郊特牲》中就說:“季春出火,為焚也。然后簡其車賦,而歷其卒伍,而君親誓社,以習郡旅。”
“我認為‘季春出火,為焚也’應是《郊特牲》所記的一句古語,‘焚’本是指農業上的焚田。”裘錫奎指出:“在古人的心目中,改火的作用要廣泛得多,而改火跟農業的關系尤為重要。”而焚死的介子推,其原型應是在改火中被當作谷神代表而燒死的人。
倉頡與漢字起源有何淵源?
倉頡造字的故事,婦孺皆知。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漢字的由來與倉頡沒有多大關系,但專家表示,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把史官跟“造字”聯系在一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裘錫奎表示,最初在原始社會中出現的原始文字,顯然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究竟是否如此,還有待研究)。但是,“文字在萌芽發展,卻一定為特權者所收攬。”進入階級社會后,漢字由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字發展成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其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大概就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巫、史了。“納西文在過去是由納西族的‘東巴(巫師)’所掌握。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成批漢字資料——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辭,也顯然出自當時的巫、史之手。”
大部分人可能認為金文和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漢字字體,但是根據對馬王堆出土帛書的研究發現,其中族名金文的字體又比當時一般的金文和甲骨文更為古老。族名金文也許可以代表商代前期甚至更早的漢字字體。
那么,漢字究竟是在什么時代脫離了原始文字階段,形成能夠完整記錄地語言的文字體系呢?裘錫奎從大量發現的甲骨卜辭和一些篇幅較長的銅器銘文來研判,商代后期的漢字已經是完整的文字體系了,“在商代后期,不少象形字已經變得很不象形,寫刻文字的技巧也已極為純熟,由此證明漢字脫離原始文字階段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在《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一節中有這么一段話:“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這段話描寫了劉邦手下大將樊噲的勇猛豪放。難道樊噲一口喝下了一斗酒嗎?這讓人們困惑不已。
對此,馬王堆帛書的釋讀就解決了這個長期以來困擾大家的疑問。裘錫圭介紹,馬王堆漢墓簡帛中有一份記載陪葬物品的遣冊,它上面就記載著 “斗卮”這種器物,人們還在漢墓中發現了實物。原來,秦漢時的一斗只相當于現在的二升左右,斗卮相當于二升的啤酒杯,喝一斗酒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裘錫圭說:“有了這樣確鑿的證據,斗字衍文說和斗為酒器說總該銷聲匿跡了吧,但我們翻檢了十多種近年來出版的選入 《項羽本紀》的古文注本,發現并沒有一種注本把 ‘斗’理解為容量單位。希望這個錯誤今后能得到修正。”
此外,在《古文觀止》中,有一篇選自《戰國策》的名文“觸詟說趙太后”,講的是戰國時,趙國太后不肯讓她的幼子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大臣觸詟巧妙說服了太后,讓她為了國家的利益把兒子送到了齊國。 據負責釋讀帛書 《戰國縱橫家書》的郭永秉博士介紹,這個故事在 《史記·趙世家》中也有記載,但主人公不叫 “觸詟”,而是叫 “觸龍”。郭永秉解釋, “古人抄書都是自上而下的,想必是古代的抄書人把 ‘觸龍言’中的 ‘龍’和 ‘言’寫得太近了,使后人誤以為是 ‘觸詟’。”
《老子》之言曾遭誤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這是我們看到的今本 《老子》第七十五章中的內容,這段話也歷來被看作是 《老子》對統治者剝削民眾的警告。
但在馬王堆帛書中,這一章卻不是這樣寫的。裘錫奎介紹,在甲本 《老子》帛書里,今本中的 “稅”變成了“兌”。這兩個古字都是形聲字,從 “兌”聲,而 “兌”字在上古時的讀音和 “隧”相近,所以這兩個字都應讀作 “隧”。 “隧”的意思是道路,而走字底和足字旁正好與道路有聯系,因此裘教授推斷:“兌”和 “兌”都是古時候 “隧” 字的異體,意思是道路,而不是稅收。此外,今本 《老子》第七十五章中,表示統治者的 “上”字在帛書上是沒有的。
經過專家的一番釋讀,帛書 《老子》第七十五章的意思是: “老百姓之所以饑餓,是因為他們獲取食物的途徑太多。老百姓之所以難治理,是因為統治者沒有做到無為。老百姓之所以不把死當回事,是因為他們過分追求好的生活。所以,清凈恬淡的人,勝過厚養生命的人。” 這和今本所表達的思想大不一樣。裘錫圭認為,在帛書 《老子》第七十五章里,作者并沒有斥責統治者剝削民眾的意思,而是通過三句違背常理的話,表達了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得出清凈無為勝于厚養生命的結論。“從《老子》全書的思想和文章風格來看,帛書本應該是可信的,而今本的這一章很可能被后人篡改過,只要細讀,就會發覺今本第七十五章四句話的意思是連不起來的。”本報記者|王健慧|文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