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茅盾文學獎已塵埃落定,但關于它的疑問甚至質疑卻此起彼伏。難讀的《秦腔》為何獲得終投最高票?擁有巨大聲望的王蒙為何落敗?評選的過程有著怎樣的爭議和幕后故事?記者昨日采訪了陳曉明、謝有順等評委,揭開了本屆茅盾文學獎評選帶給我們的種種疑問。
《秦腔》是一種藝術的冒險
賈平凹的《秦腔》出版后,很多讀者大呼難讀難懂。但這次茅盾文學獎上,《秦腔》卻獲得了最高票。對此,評委謝有順透露,終評時眾多評委都首推《秦腔》,“這部作品對一個普通讀者的閱讀耐心是一種考驗,但茅盾文學獎的宗旨,首要的就是為文學界立一個新的藝術標桿,而藝術上的創新,往往就是對因循的閱讀趣味的反叛。”
評委們普遍認為,《秦腔》讀起來比較艱難,但一旦讀進去,就舍不得出來,場景、細節、語言,都很有味道,值得反復琢磨,是一部需要慢慢讀、耐心讀的大作品。謝有順稱“現在的讀者多半只能接受通常意義上的好看小說,對那些在敘事上有探索意味的作品,常常缺乏必要的耐心,以致閱讀的惰性越來越嚴重。誰都知道,賈平凹是一個善于講故事的作家,但他在《秦腔》中一反過去用情節結構小說的寫作路子,而是用瑣碎的細節、語言來推動整個敘事,這是一種藝術的冒險,我很高興,評委們用睿智的眼光,肯定了這種藝術冒險的重要價值。”
《暗算》曾引起評選爭議
與《秦腔》的高票當選不同,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和麥家的《暗算》都曾在評選過程中引起爭議。而兩部作品的最后獲獎也讓很多人感到意外。謝有順透露,周大新是嚴肅的作家,他上一屆入圍的作品,就已達到獲獎水平,沒能獲獎,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這一屆他能站在領獎臺上,我為他高興。”對于麥家,謝有順稱,他的寫作意義還遠沒有被人廣泛認識,很多人可能都只注意到了他在題材上的開創性,而忽視了他是一個在小說敘事上訓練有素的作家。“對于這樣一位前程遠大的作家,當然值得表彰。”而評委陳曉明也表示,麥家是本屆獲獎者中比較年輕的作家,“麥家是學習西方作家博爾赫斯最到位的一名中國作家,也是把大眾化閱讀趣味與形而上的寫作方式結合得最好的一位作家”。
王蒙落選是一個遺憾
四部獲獎作品可謂優秀,但是入圍的21部作品中,也有一些被外界看好的優秀作品落選。對于落選的作家作品,謝有順承認這也令他感到悵然。
從未獲過茅獎的王蒙以《青狐》入圍這屆茅盾文學獎,但最終落敗引起關注。謝有順再次強調“這是一個遺憾”,“或許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最佳獲獎時機,《青狐》看來并不是王蒙的最佳時機。這個作家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公認的,但對《青狐》的藝術認識,評委們還缺乏共識。我想,以王蒙的身份和影響力,獲不獲獎已經不重要了”。
記者胡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