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臺址。 中新社發 初征 攝
|
2008年8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臺址。 中新社發 初征 攝
|
坐落在北京國貿CBD商圈的中央電視臺新樓確實讓繁榮的北京東部增色不少。本來清一色的高低寫字樓,中間出現了一座斜跨著的大樓,盡管相比國貿三期等新樓它矮了不少,但引人注目的程度卻絲毫不遜色。然而與這座備受矚目并獲得不少好評的宏偉建筑相左的是,它的一個流傳度最廣的俗稱“大褲衩”引發了爭議。記者昨天獲悉,央視內部已經傳達消息,因為新樓目前流傳的“大褲衩”、“扭曲”、“斜跨”、“鳥腿”等稱謂不雅,電視臺決定在央視員工中間征集央視新樓的新名字。
央視員工:“大褲衩”我們叫慣了
記者近日和多位中央電視臺的員工進行了聯系,確定了這一消息。這些員工告訴記者,周二前后,一些部門或是在部門會上或是部門領導口頭向部門員工傳達了有獎征集央視新樓名稱的消息,但是并沒有文字上的通告。對于提出最后方案的創意者,電視臺將給予獎勵。但據這些員工所知,目前央視內部還沒有征集到被看好的方案。“我們也叫慣了,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
設計機構:設計師沒給新樓起名
誰給央視新樓起了這么個名字?這還真不好說。大樓是荷蘭著名設計機構“大都會建筑事務所”中的荷蘭設計師雷姆-庫哈斯的作品。他當初是否給這座建筑起了名字?
而該機構駐北京辦事處公關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設計師不會憑想象去設計一個一定要像什么東西的建筑物。不同的角度看上去,這座大樓形狀都不一樣,所以綽號也不只這么一個。”
北京市民:多數認為“大褲衩”挺好的
其為“大褲衩”或者“鐵褲衩”。“大褲衩”是不是難聽?記者隨機采訪了約30位市民。約20位市民表示,“挺好的,沒必要改”,而其中4位表示“確實難聽,而且不雅”。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北京籍貫的受訪者更樂于接受這個名字,而來自南方等地的市民則覺得別扭,但“一時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應該會有更合適的。”用《南都周刊》的話說,“世界上最貧的人,當然要屬北京‘的爺’。知道‘的爺’們給中央電視臺新大樓起了個什么名兒嗎?得用地道的北京胡同串子口音來念大褲衩兒!”
姚明調侃:“新褲子大樓”
姚明在奧運會前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曾調侃說央視新大樓為“新褲子大樓”。
專家觀點:文化認同才能響亮
北京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副教授汪芳解釋,國際上對著名建筑物的命名一般包括兩種情況:其一,業主單位出于營銷需要,給建筑物起一個容易被市場接受的名字;其二,公眾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起一個名字,并且達成共識。在給建筑物起名這一點上,并沒有強制性的法規。
“社會公眾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一個名字能夠叫響亮,需要得到民眾廣泛的文化認同。作為一個建筑物設計者,我在做大型建筑物設計時不會認為需要像什么,就作出什么樣子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也要按照方案需求者的意愿,不停調整樣子。”“對于中央電視臺來說,形象很重要,我個人覺得這個稱呼確實有些不雅。”汪副教授說,“換個能被更多人接受的名字,也許更能體現新樓的特點,也更容易被人們記住。”
外媒看點:“大褲衩”建筑本身頗受好評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2007年 “中國十大新建筑奇跡”、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的2007年全球建設中的十大“最強悍”工程中,都能找到中央電視臺新址的名字。
(記者 張十月)
成功先例·“鳥巢”、“水立方”
叫得響亮也叫得漂亮
說起建筑物的綽號,最廣泛流傳的要數“鳥巢”、“水立方”,而且通過舉辦奧運會,“鳥巢”和“水立方”不僅叫得響亮,也被廣泛認為叫得漂亮。
“鳥巢”——來自設計方案的解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設計師、國
家體育場中方總設計師李興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們沒有給它起名字,只是在提交方案的說明文本中用過‘鳥巢’,來描述該方案結構編織的特點。后來幾乎所有的媒體報道用的都是這個名字,但是到底是誰最先從我們的文本中把‘鳥巢’給單獨摘出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不過,這個昵稱倒也貼切。”
“水立方”——來自工休時的“神仙會”:
而“水立方”的設計者們曾經為建筑物的名字很是下過一番工夫。“名字靈感來源于‘一個方盒子’、許多‘水泡泡’和許多的‘水分子’,”中方建筑師胡小明在“水立方”外觀完工時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天晚上工作很晚了,大家在工作之余又開始為這個方盒子、水泡泡和水分子的形象起名字,于是,五花八門的創意都涌向了這個方盒子。在這些創意中間,英文名WaterCube既表達了方形的,又與水相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經過大家的深思熟慮后,確定了‘水立方’這一簡潔明了的名字。”
(實習記者 陳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