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8歲高齡的國寶級學者季羨林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但這次,不是因為他的學術觀點,不是因為他的病情。而是來自拍賣場上署名季羨林藏品的幾幅拍品。
事情還得從季羨林的朋友一年前參加的一次拍賣會說起。
張衡:哪能袖手旁觀
季羨林有一位朋友叫張衡,山東大學的教授,他是一名收藏愛好者,還在北京開設了一家美術館。在《季羨林自傳》曾有關于他的一段記載:“張衡,是我山東大學的小校友。對于我的事情,張衡無不努力去辦。”
2007年4月27日,張衡參加了“北京金兆藝術品拍賣會中國書畫專場拍賣會”。拍賣會上,他發現了季羨林收藏的16幅書畫作品,包括費孝通、吳祖光、臧克家等名人的書畫作品。北京金兆藝術品拍賣公司印發的拍賣圖錄冊標明:“季羨林上款,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季羨林上款”的意思是,這些作品的受贈人是季羨林,“同一藏家友情提供”說明這些書畫的賣主是同一個人。
張衡拍下了14件,成交價共6.1萬元。此后,在北京舉行的幾次小型拍賣會,又發現了10多件季羨林的藏品。張衡陸續拍下了10件,成交價共計1萬多元。
張衡說,不管季羨林的藏品是否屬于被偷賣,自己都應該和北大打招呼,提醒學校加強管理。他給北大校辦通了電話。“校辦很客氣,表示要通知有關方面,還留下了我的電話。”
但是,北大校辦沒有給張衡回話。
10月28日,季老對新華社記者唐師曾說,他‘從未授權任何人處理自己財產’;并說:“此事很多人都知道。”后文還補充說,“季老說他‘不缺錢,沒有拍賣的必要’”。
季羨林的藏品
據季先生的弟子錢文忠透露,季老收藏的字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代的藏畫,這些在季老看來是不可再生的,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季老已經宣布全部捐贈給北京大學,并且編有完整的捐贈藏品目錄。
被拍賣市場叫拍的“拍賣品”,是藏畫的第二部分:季老家中保存的、紀念性質的私人藏品,由當代名人所作,贈送給季老,這些名人有的已經去世,有的目前仍然健在,這些畫季老一般都放在家里。據季老前任秘書李玉潔老師回憶,這些當代字畫共打包了184幅,分為三箱,第一箱100幅;第二箱60幅;另外24幅因為太長太大裝箱不下,打成了一個捆。李老師說,這些畫都在其退休的時候轉給季老的現任秘書保管。
在北京金兆拍賣公司亮相的季羨林的藏品,都出自這184幅。在唐師曾的博客里還貼出了他自己拍攝的三幅于2007年4月現身北京金兆藝術品拍賣會的藏品圖片,分別是季羨林收藏的黃鎮、朱霖給季老祝壽的國畫《松鶴延年》、吳祖光書法和臧克家書法。據季老前任秘書、追隨季老50余年、現年81歲的李玉潔老師回憶,因為《松鶴延年》太大,當年是她扛回家的。
北京金兆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原藝術總監崔貴來表示:“送藏品來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男子,稱東西是朋友轉讓。男子曾說自己是大學老師,有點口音,好像是石家莊人。”
張衡說,在季老不知情的情況下,他的藏畫突然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其秘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季老的秘書
季老近年來的秘書叫楊銳。
據張衡透露,10月16日,季老寫信給北大領導:“經過仔細的考慮,我認為,像我這樣什么實際工作都沒有的人,有一個所謂秘書是多此一舉之事。建議取消。”
同一天,他又加了一封:“楊銳女士太辛苦,她有一個家庭要管理,還有自己的社會活動,我實不忍心看她每天還要到醫院來。我們多年的合作還是順利的。我永志不忘。”
10月20日,季羨林手書了一份證明:我從來沒有委托任何人拍賣我收藏的字畫和其他物品。因為我并不需要錢,上述流言,別有用心,請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有消息說,事情發生后,11月3日,楊銳被正式更換,新任秘書也于同一天由北大一位副書記帶到北京301醫院與季羨林見面。
張衡表示,由于拍賣公司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拍品來源的詳細信息,他已向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報案。
北大:并非真藏
11月5日北京大學新聞中心在學校官網發表聲明,聲稱“目前尚未發現季老藏品外流的情況”,“某些人手中流傳的上款為季羨林的當代字畫,并非其真藏”。
聲明中說:“我校對有關季羨林先生私人藏品外流拍賣的消息高度重視,學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展開調查,并按照季老的要求,對其收藏正在逐一進行清點登記,目前尚未發現季老藏品外流的情況。”
聲明指出,根據季老意見,目前某些人手中流傳的上款為季羨林的當代字畫,并非其真藏,我校工作小組正對此進行調查,我們希望有關部門給予積極配合。
對于現身拍場的季老收藏品,北大有關人士表示,這些藏品真偽未定,需要進一步鑒定:“根據張衡提供的圖片,他拍得費孝通先生題贈季老90壽辰的大字篆書,非常精美,但據其所知,費孝通先生時年已過90高齡,目前查到費老85歲時所作的書法,筆跡已經顫抖,而這幅作品遒勁有力。此外,在網絡上公布的臧克家先生給季老的賀壽詩,題‘雅正’,‘雅正’是贈字時候用,不是賀壽,賀壽應寫明多少大壽,所以很難讓人相信是真品。”
艾青妻子在看到復印件中艾青的書法作品后對北京媒體表示,這幅作品可100%肯定為假的:“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假的,艾青和季羨林沒什么交往,從字跡來說是假的,從年代上來說也不可能。”艾青兒子艾丹也認為,艾青比季羨林年長,不可能稱季羨林為“羨林師”。
對于楊銳,北大有關負責人表示:不能算是撤換,現在學校認為最重要的事還是照顧好季老的生活,所以增派了人手照顧季老。如果楊銳真的與藏品流失事件有關,那么在北大的清理調查工作結束后,自然會給大家一個說法。
張衡:四點質疑
在張衡的博客上標明著一行字:本人不接受采訪。面對北大的聲明,張衡是在其博客上發表觀點的,他認為此案還存在四個疑點:
其一,既然字畫未外流,季老為何聲稱“丟畫兩三年了”?
其二,季羨林在美國的孫女季清近日致信新華社記者唐師曾,明確提到:“爺爺的收藏被盜賣的事件,我其實早已知悉。”而季老學生錢文忠也在博客上指出:“事實是,先生的一些藏畫流入了拍賣市場,并且已經被人購得。”北大方面是否認為,季老爺孫兩人連帶錢文忠、唐師曾等都被忽悠了?
其三,北大既然認為那些字畫并非真藏,證明無論拍賣公司或購畫者兼報料人張衡都上當了。要知道,那些上款為季羨林的字畫可不止一幅,而是數十幅之多。真要都是贗品,這可是一宗大案了吧。那么,北大是否應該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來?
其四,倘若拍賣品非真藏,只能說這批“贗品”不僅蒙騙了拍賣公司和張衡等人——且不說張衡自己開設一家美術館——連錢文忠等人也看走眼了。錢文忠在博客上明確認為:“唐師曾先生拍攝的畫作,毫無疑問,全是真跡。”季老前任秘書李玉潔也指出,其中3幅書畫她曾親眼見過,其后又親手交給繼任秘書保管。要說其中有幾幅贗品還比較可信,全是假貨且一路讓這么多人上當,可能性微乎其微。
錢文忠:難以理解
季羨林先生的弟子錢文忠教授表示,對于此事他有兩個方面不理解,首先,北大發表的聲明讓他難以理解,不足以解除大家的疑慮;其次,張衡遲遲不拿出畫作原件進行鑒定,也讓他難以理解。
對于北大公布的季老畫作“尚未發現外流”,他表示這個說法既沒有標明季羨林先生具體的畫作數量和目錄,也沒有說明這一說法是如何調查得來的。他認為北大的工作應該更加坦誠、透明。同時他認為,張衡遲遲不拿出作品鑒定的做法,超乎常理,也讓他很難想象。
對于北大表示“根據季老意見,當代字畫,并非真藏”,他表示十分費解。他介紹,之前見季老時,季老曾經提到畫丟了有兩三年,他早知道此事,并對此事提出“冷靜穩妥,查明是非”的方針。
至于這批畫的真偽,他認為他所看到的唐師曾發布的三幅畫是真的。因為這些畫的作者和季羨林先生來往親密,在季老家中也曾看到吳祖光、臧克家兩件作品,同時又有季老前任秘書李玉潔老人的證詞,所以他個人判斷這三幅畫是真的。
至于艾青和費孝通的作品,他懷疑這兩幅畫的真實性。因為據他所知,兩人均和季羨林先生沒有太多來往,艾青畫作上的上款有悖常理,同時他也尊重艾青家人的說法。他表示這批畫很混亂,不排除有一些是贗品的可能。
北大:藏品未外流
11月9日,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表示,學校受季老的委托,對季老在其家中保存的字畫逐一進行清點登記。清點的結果表明,秘書楊銳保管的季老藏品并未外流。
發言人說,根據季老意見,目前某些人手中流傳的上款為季羨林的當代字畫,并非其真藏。工作小組注意到,已經有媒體就某些人手中的字畫進行了調查,并證明其中存在贗品。工作小組也接到有關人士的書面證言,證明某些字畫系非常拙劣的偽作。有關專家、季老的部分學生等人士也認為,這些字畫無論從內容、題款細節還是作者與季老的交往情況等方面看,都完全經不起推敲。
據報道,工作小組還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尋求協助。現已查明,部分媒體所報道的曾于2007年拍賣“季老部分藏品”的“北京金兆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16日,注冊地址在北京市懷柔區廟城鎮彩各莊村2號,法人代表馬淑琴。
工作小組前往懷柔區進行了調查。根據廟城鎮彩各莊村村長介紹,該村根本沒有“馬淑琴”這個人。在廟城鎮工商所的查詢結果表明,該鎮既沒有這個公司,也從未聽說過“馬淑琴”這個人。
工作小組還根據網絡查詢的結果,前往該公司所公布的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北大街41號”調查。該處系一居民小區。經向小區物業查詢,曾有人在該小區租房做字畫生意,但早已搬走。
這位發言人說,季羨林先生是北大師生所共同尊敬的學術大師,北大將始終尊重季老意愿,妥善安排好醫療照顧和日常起居,為他舒心愉快地生活工作創造條件。北大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協助,深入調查該公司的有關情況,查明事實真相。
季羨林:“一笑了之”
剛剛擔任季老助手的蔡德貴(山東大學教授)表示,季先生現在身體非常好,思維很清楚:“在口述歷史的時候,一些時間地點他記得很模糊,但是事情的情節記憶很清楚,這也很正常。”
據了解,季老每天晚上8點多入睡,早晨6點多就起床。
蔡德貴說,他和季老在一起,季老經常幽默不斷。有一天北大一位學術項目的負責人來訪,一進門就問:“季老你還認得我嗎?”季老笑著回應:“我怎么不認得你啊,我又不是現在就目中無人了。”
蔡德貴教授曾經表示,季老對這些事曾說了八個字:“認真對待,一笑了之。”
《中國青年報》對此曾經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古云:壽多則辱。這樣的話太直截,好像對于垂垂老矣的人不大尊重,其實還是有很大的真理性。”
信哉,斯言。
(楊東恒)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