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4日上午,廈門大學在其數學科學學院所在的海韻校區舉行陳景潤院士銅像揭幕儀式。銅像展現的是陳景潤的坐姿,身著毛衣布鞋的“陳景潤”自然憨厚地微笑著。圖為在揭幕式上,陳景潤的夫人由昆深情凝視著先生的塑像。 中新社發 常海軍 攝
數學家陳景潤(中)出席全國人大會議。 中新社發 中新社 攝
|
偶然的機緣
從《人民文學》的青年編輯到伍修權將軍,似乎誰都知道陳景潤,可是在1977年10月之前,他并沒上過報紙,陳景潤怎么成了話題人物呢?
其實,讓陳景潤出名的,只是一個偶然的機遇。時任中科院數學所業務處處長的羅聲雄講述了這件奇事。
1973年,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長。2月里的中關村,周圍是一片片蕭索的農田,讓它出名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北大、清華這兩大“文革”策源地,發生在這里的故事往往有風向標的意味。
一天,陳景潤在去醫院的路上偶遇羅聲雄,也許是自覺身體不行時日無多,他突兀而神秘地說:
“最近,我完成了對猜想的證明,論文也寫好了,你看怎么辦?”
“論證過程有問題嗎?”羅說。
“絕對沒問題。但是我擔心沒法發表,即使發表了又會挨批。”
“只要是真貨,就不怕。”
這里所說的猜想,是指對“哥德巴赫猜想(1+2)”的簡化論證。陳景潤在極其秘密的狀態下,經6年攻關,寫出了這篇長達100多頁的論文。他心里清楚,這不僅是他有生以來最重要的成就,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數學成就之一。然而,他更明白,自己頂著“白專”的帽子,“猜想”又遠離實際,論文肯定難以發表。這些年挨整、跳樓、專政經得多了,雖經羅聲雄勸說,陳景潤還是把論文壓在了箱底下。
羅聲雄,湖北人,三十出頭,好打抱不平。有一次,陳景潤像“叫花子”一樣被“革命群眾”群毆,周圍的人都哈哈大笑。只有羅為他出了頭,由此成了陳為數不多的朋友之一。這次,為了給陳景潤打氣,羅聲雄和數學所的另一位業務干部喬立風,決定跨過數學所黨委,把事情直接捅到院里。
一份題為“數學所取得一項重要理論成果”的工作簡報,徑直送到了中科院領導處。副書記武衡看完這份簡報后,頓感眼前一亮。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子計算機的改進引發了西方的技術革命,而我們卻停滯不前。1971年至1972年間,周恩來借接見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數學家林家翹的機會,與中科院負責人談話,要求中科院在理論研究上要有所突破。陳景潤這個成就,真是恰逢其時。
武衡立即趕到數學所。他當著黨委書記的面,尖銳地指出:“單是陳景潤有論文不敢拿出來的事,就應該向總理反映。”這位書記的答復也很有時代特色,他說:“陳景潤的論文能不能發表,要經全體群眾討論通過!”
在隨后的全院大會上,武衡專門表彰了陳景潤,不過他沒提名字,僅說:“我國年輕的數學工作者在數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項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
坐在底下的新華社記者顧邁南,專門負責科技報道,聽到此處,她心中一動,立即詢問身旁的一位局長,得知這個人叫陳景潤,“是個怪人!”
第二天,顧邁南就到了數學所,接待她的那位“革委會”負責人說,“這個人(指陳景潤)生命力很強,中關村醫院來了幾次病危通知單,說他快死啦,可他至今還活著。”
隨后,顧邁南迅速寫了兩篇“新華社內參”,專門報道了陳景潤。現在回看這兩份“內參”,只有兩處略有夸張。一是在論文尚未發表前斷言“陳的論文發表后,會轟動世界”,一說“陳命在垂危,亟待搶救”。不過,這為后來的“陳景潤事件”,投入了催化劑。
離陳景潤和羅聲雄談話還不到半個月,陳景潤的機會就來了。
江青在“內參”上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
毛澤東大筆一揮:“請文元同志辦。”
姚文元又作批示:“陳景潤的論文在哲學上有什么意義?”
羅聲雄奉命作科普文章,向領導介紹“哥德巴赫猜想”,至于哲學上有什么意義,他說不出來,只好請“哲學家”去體會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