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個小學生寫如何過節,只有1個人敢說月餅不好吃。”在昨天舉行的第二屆“想寫就寫”兒童作文大賽初審會上,兼任《萌芽》與兒童雜志《略知一二》總編的作家趙長天表示了對小學生作文現狀的擔憂:“寫作都有套子,感情虛假,寫作的快樂都丟掉了!”
模式化嚴重
本月起,第二屆“想寫就寫”兒童作文大賽進入評稿階段,目前已收到本市及港澳地區共208家小學的4000余篇小學生作文。評委之一的趙長天說,目前他已經評閱了參賽的1000多篇作文,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套子”——這次大賽的創作主題為“我們的節日”,結果凡是選擇了“端午節”的作文,幾乎都是說家里包粽子、自己不會包而出了洋相、最后在親人的教導下學會了,當中再穿插一段屈原的故事。而寫中秋節,就都是寫月餅如何好吃,月亮如何又大又圓,再套上“嫦娥奔月”的故事。超過80%的作文都在這樣的套路里跳不出來。
想象力退化
“上海的小朋友平時都吃得不錯,粽子更是天天能在超市里買到,有沒有人覺得月餅、粽子不好吃呢?我看過的1000多篇文章里只有一個小朋友敢這么說。有沒有媽媽也不會包粽子或者包的時候也出洋相呢?也沒有。什么能寫,什么不能寫,應該寫些什么,好像都有統一的套路。”趙長天說。他表示,現在小學生們的作文模式化非常厲害,少數小朋友想到了寫童話,本來讓他驚喜,可是一看,“鼴鼠也在吃月餅!”這讓他覺得,小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觀察力在退化。唯一的一個寫月餅不好吃的小朋友,在文章里想象如何發明一些好吃的月餅,放哪些好吃的東西進去,“文章一真實就生動了。”
成人化明顯
趙長天覺得,很多小學生作文感情不真摯,“本來孩子嘴里最容易出直言,可我們學生的作文卻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帶有成人化的腔調。作文中所記敘的事總是‘正確’的,語言總是一些大話,思想總是積極健康的,文章的結尾總是一句大道理。為什么小學生認為寫作文就允許說假話,而且是合理地說假話?這后果很嚴重!”
創造力流失
評閱這些作文時,趙長天感到深深的憂慮,這位“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創辦者坦言:“大量的作文都枯燥乏味。”他表示,這些小朋友的作文與“想寫就寫”作文大賽主張的“自由寫作、快樂寫作”的宗旨背道而馳。趙長天說,寫作是綜合能力的培養,情感的豐富、思路的清晰、觀察能力的增強,都可以通過寫文章來培養,而現在體現出來的卻是模仿能力。
趙長天告訴記者,他就此事與一些小學校長及語文老師進行交流,對方也表示無奈。孩子們的創造力正在失去,但老師們卻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實在是個冒險的舉動,鼓勵創新,萬一卻在考試中失分,甚至中考、高考中吃虧,怎么辦?”作為兒童雜志《略知一二》的主編,趙長天還發現功利的心態很普遍,“小孩子讀書了,沒有工夫看雜志了。學生從小就只看教材,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本報記者 夏琦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