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民國第一影星胡蝶的女兒
● 她是李宗仁將軍最后一任妻子
● 她是北京廣濟寺“妙惠居士”
1 她叫胡若梅
上海“百樂門”度童年
胡友松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樂門”,參加給前方戰士募捐的活動,母親在臺上表演,她提著小籃子在場里來回走動。她有漂亮衣服,能坐高級轎車,但是她卻沒有自己的家。她從小就住在酒店包房里。
“聽說了,老人是在德州金山寺圓寂的。”采訪過胡友松的記者楊東曉說。11月25日,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胡友松去世。
胡友松老人的家,在北京東郊的一棟居民樓里。這里掛滿了她各個時期的照片。而當年讓李宗仁一見傾心的那一幅,就掛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胡友松每隔幾個星期就照幾張藝術照,老人很在意她的母親胡蝶遺傳給她的相貌。
“她會露出半張臉,然后問你是不是很像她母親胡蝶。”采訪過胡友松的記者楊東曉說,在她的臺案上,一些平時不輕易能見到的影片光碟被整齊擺放:胡蝶的《姊妹花》、周璇的《夜店》、趙丹和秦怡的《遙遠的愛》、阮玲玉的《十萬蒼生》等。
胡友松的母親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16歲考入中華電影學校,從此步入影壇,并很快就在中國影壇走紅。成為民國三四十年代的第一電影明星,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后”。
1939年,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后的第二年,胡友松在上海出生。
從胡友松懂事起,她只知道自己叫胡若梅,這個民國色彩很濃的名字是母親胡蝶起的,但她從來不知道父親是誰。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研究者劉澍為了籌劃胡友松的口述自傳,曾多次與胡友松見面。他介紹,對于童年,胡友松的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樂門”,參加給前方戰士募捐的活動。她母親與朋友們在臺上表演,她提著小籃在場里來回走動,每當觀眾投進來錢,她就點頭微笑說謝謝。這一段,是胡友松印象里最快樂的一段美妙時光。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小若梅因患濕疹(俗名黃皰疹)被送到干燥的北方生活,胡蝶委托朋友照顧,自己只是偶然匆匆一探。1949年初,李宗仁出任南京國民政府代總統,謀劃與中共談和。胡蝶在此時只身奔赴香港,把女兒留在了新中國。
中學畢業后,胡若梅考入一所醫專,畢業后被分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工作,后又調入北京復興醫院當護士。
胡友松曾回憶,在這里,她有了初戀情人———一名五官科醫生。在胡友松的描述中,這位醫生也是上海人,五官長得很標致。但他們的感情遭到了醫院領導的極力反對。“他們說我倆都是上海人,是資產階級小姐少爺,我們要是湊在一塊兒,那還了得!”
于是,這對戀人不得不分手。胡友松說:“當時,我發誓永遠也不結婚了。”
這時是一九六零年,胡蝶在亞洲影展憑借影片《后門》封后。而因與蔣介石積怨重重而一直寓居美國的李宗仁也正通過秘書程思遠開始了與大陸秘密接觸。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