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洶涌大潮中,中國農民創造出了一個偉大的詞匯——農民工。歷史進入新的世紀,新生代青年農民接過父輩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大踏步走向城市。
他們被稱為新生代農民工。
河南2150多萬農民工中,新生代農民工占70%以上,達1500萬人之多。他們正在為城市的建設貢獻青青與力量,他們的生存現狀又如何呢?
昨日,共青團河南省委、省青少年研究所舉辦了“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問題研討會”,同日出版發行了《中國新生代農民工考察報告(以河南省為例)》。晚報記者 程國平
再現他們掙錢的辛酸畫面
新生代農民工走進城市建樓、修路、賣菜、送貨、裝修、做保姆、當保安……他們戀愛、結婚、生兒育女,有喜有怒、有笑有哭,他們是城市鮮活的生命,但他們被關注得并不夠。
在王強執筆的《中國新生代農民工考察報告(以河南省為例)》中,新生代農民工掙錢的辛酸被生動再現。
文化 偏低 外出勞動力性別構成與年齡結構有關,30歲以上的外出勞動力中,男性占70%;但在18~22歲這個年齡段,則女性多于男性。形成這種結構的原因是農村女性在未結婚前比較活躍,結婚后卻多半在家里照看兒女和從事農業生產。
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對高于流出地,但低于流入地。問卷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為多,占56%,小學為20%,高中為24%(如圖一)。而在城鎮常住人口中,高中及其他的文化程度為55%,初中為38%,小學僅為7%(如圖二)。
新生代農民工地域特征明顯。調查顯示,平原較山區多,東部較西部多。他們以地域和親情為紐帶“闖鄭州”、“闖廣州”、“闖上海”、“闖北京”,到大城市尋夢。
吃住行 苦澀 這份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來到城市后,其居住情況大致可分為三類:工棚、工廠宿舍或租房。即便是租房,他們也會挑選最便宜、最簡陋的地方,往往是與污染源同在。
他們闖蕩城市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多掙錢,所以他們很少花錢,偶爾買套新衣服,也是在節假日老鄉聚會或回家鄉時穿的。
對他們來說,一個“吃”字,充滿了苦澀。尤其是建筑工地,集體食堂往往被承包,克扣伙食已是公開的秘密,許多人吃的比在老家還差。
農民工出行難,難于上青天。從調查中得知,一年一度的春運, “乘車難”使得許多新生代農民工身心疲憊。
工資 微薄 據專家測算,每個農民工平均每年所創造的價值在2.5萬元以上。但調查問卷顯示,他們收入微薄,工資還常常不能及時發放。在北京,月收入801元~1000元的新生代農民工占17%,1001元~1400元的占23.5%,1401元~1800元的占15.5%,1801元~2200元的新生代農民工占14%,2200元以上的占11.5%(如圖三)。
此外,這些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里大多從事的是危難臟重的工種,勞動強度大,常常超負荷地工作。問卷顯示,每天工作在八個小時以上的占67.5%。
就醫 小病扛 大病拖“小病扛、大病拖,俺農民工病不起”已成了新生代農民工的口頭語。調查顯示,雖然現在農村實現了“新農合”,但規定大病才能報銷,許多長期在外的新生代農民工享受不著這個惠民政策。雖然有的城市也設立了農民工定點醫院,但由于數量少,分布不平衡,許多新生代農民工依然感到就醫難。
新生代農民工之調研
歷時兩個月,深度訪談近百人
這是我省首次對農民工這一龐大群體所做的系統調研。
共青團河南省委新生代農民工課題組負責人王強介紹,此次調研歷時兩個月,采取調查問卷、個別訪談、集體座談、數據分析等方式,對我省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生活以及主觀需求、思想觀念等方面的現狀和問題展開綜合調研。共發放問卷2000份,收回問卷1860份,召開座談會20余次,深度訪談近百人。
新生代農民工之需求
他們有6個基本關注點
第一是就業。對于他們來說,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并不容易。
第二是自身權益保護。
第三是呼喚公平、正義、人格平等。由于城鄉二元體制,部分市民片面強調農民工給城市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視農民工的現象。
第四是對干部腐敗、貧富懸殊十分不滿。
第五是關心家鄉建設,關心土地流轉。
第六是關心子女就學。
新生代農民工之呼吁
改革戶籍制度 給他們平等待遇
無疑,新生代農民工正在為這個社會貢獻力量、創造財富,社會應該善待他們。這份調查報告也提出了很多服務農民工的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盡快取消城鄉二元結構體制,真正為新生代農民工“松綁”。
報告認為,城鄉二元社會結構體制,是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由戶籍制度改革滯后而帶來的極不協調的矛盾。這種矛盾帶來的后果是新生代農民工備受歧視。所以,應該為改革戶籍制度而奔走呼吁,讓在城市工作的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真正享受平等的城市人待遇,這將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權益受侵害的現象。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