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分享到:

        【中國焦點面對面】譚詠麟看香港這25年: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 機會就在“前”

        分享到:

        【中國焦點面對面】譚詠麟看香港這25年: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 機會就在“前”

        2022年06月28日 1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視頻:【中國焦點面對面】譚詠麟看香港這25年: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 機會就在“前”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焦點面對面)譚詠麟看香港這25年: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 機會就在“前”

          中新社香港6月28日電 題:譚詠麟看香港這25年: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機會就在“前”

          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 范思憶

          7月1日,香港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間,越來越多的香港演藝人員到內地發展,香港演藝業的發展也見證了香港社會環境的變化。

          回歸以來,香港演藝界有哪些變化和發展?愛國情懷如何薪火相傳?怎么看待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共融?香港著名藝人、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得主譚詠麟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和我們娓娓道出他眼中的香港這25年。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25歲是一個很好的年齡”

          中新社記者:您經常說“我永遠25歲”,為什么會這么說?您是怎樣保持這種年輕的狀態?

          譚詠麟:我常常掛在嘴邊說,我永遠25歲。我覺得25歲是一個很好的年齡。因為25歲大部分都是已經念完書,出社會工作了一段時間,處事待人都會比較有經驗,而且比較懂怎樣去應付事情,年輕又有干勁。無論是做任何一個行業,25歲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年齡。

          我用運動來保持狀態,前一陣子隔離時不能聚眾,不能踢球也不能去健身房,我就去爬山。平常我是禮拜二、禮拜四晚上踢球,禮拜三、禮拜六白天踢球。

        香港著名藝人、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得主譚詠麟日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和我們娓娓道出他眼中的香港這25年。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著名藝人、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得主譚詠麟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和我們娓娓道出他眼中的香港這25年。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現在的和平日子不是輕易得來的”

          中新社記者:很多人都將您稱為愛國歌手,您也曾經說過您的愛國情懷離不開父親,父親給您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譚詠麟:我小時候他就常常給我看一些東西。當時滇緬公路唯一一條補給線到重慶的,是我爸爸來(參與)對接。

          因為路是很曲折的,常常都會有車從上面掉下來,又不能開得猛,晚上都是漆黑,這樣摸黑走路的。因為白天日本的軍隊會過來轟炸,然后就不能在白天走路,只能晚上,非常非常危險。我們現在的和平日子不是輕易得來的,所以我希望不要再有戰爭。

          香港精神“是拼出來的”

          中新社記者:熟悉您的朋友經常說您的成長經歷非常具有榜樣作用,展現了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現在香港有一些年輕人常會抱怨,抱怨買不起樓、抱怨前途渺茫等。您會怎樣為他們加油鼓勁呢?

          譚詠麟:我曾經住過北角健康村,也是公屋。那個時候地方很小,爸爸媽媽還有兩個姐姐跟三個妹妹,我們八個人住在一塊,很擠的。雖然地方小,但是氣氛很好,也沒有計較。為什么那時候那么辛苦都沒有埋怨?因為大家都有那種香港精神,再往后60、70、80年代,都是拼出來的。

          我的爸爸媽媽出身在大戶家庭,然后他們到香港來,爸爸一個人在工作,要熬出六個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供書教學。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姐姐還沒去工作時,我連5塊錢的學費都交不出來,還要問一些親朋(借),靠他們幫助。

          那個時候的風氣就是大家庭,一家有六七個孩子很平常,起碼四五個,偶爾會有一些吵吵鬧鬧,但兄弟姐妹間的感情非常融洽。現在的小孩子都在“溫室”里被過分保護,突然間在外面有一些風風雨雨的打擊,他們就會很氣餒,可能有一種失敗感,這真的要慢慢來教育。

          把精神放進歌詞里,希望可以鼓勵年輕人

          中新社記者:您參與組建了一個樂隊叫“溫拿樂隊”,在香港甚至在全球風靡一時。請您分享一下當時組團的故事,包括從Loosers到Wynners的改名,中間發生了什么?

          譚詠麟:其實以前的Loosers也不是失敗,就是放輕松。但是諧音跟“失敗”同音,所以很多人叫我們“失敗者”。但我們從失敗里面磨煉出來變成Wynners(Winner),就成功了。

          那個年代都是一幫小孩在街上,很開心地就會過一天了,也沒有現在那么多物質要求。(樂隊)里有好幾個都是親戚。比如,吉他手阿健和阿強是在電氣道做裁縫,陳友住在他們后面,陳百祥跟他弟弟都是在同一個區。我認識他們后就變成一個隊。我們在70年代推出第一張唱片,短時間內就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登上榜首,變成很多地區DJ愛播的音樂。當時只是愛音樂,只是希望把原汁原味在音樂里面表達出來,我們都以跟原唱一模一樣為榮。后來就慢慢發展變成了香港原創音樂。

          中新社記者:您的很多歌曲都展現了一種勵志向上的態度,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您最喜歡的一首代表作是什么?

          譚詠麟:有一陣子我常會改編一些歌,想想有沒有可能把我們的精神放進歌詞里面,希望可以鼓勵一下年輕人,讓他們努力工作、努力學習。

          《成功需苦干》是一首我非常喜歡的歌曲,里面的每一句歌詞都具有鼓勵性。

          中新社記者:可不可以現場給我們唱一段呢?

          譚詠麟:現場來兩句?卡拉OK嗎?我這樣清唱嗎?一二就好了:

        莫再因辛酸心創傷

        不必費心力去找真相

        世態縱未如意

        亦必須直往

        成功需苦干

        愿抱穩宗旨咪謀望

        不必怕失敗引起不安

        縱有困惑迷茫

        亦必須自信

        能找到方向

          每一次回去內地,都能看到發展

          中新社記者:您很早就選擇了北上發展,當時是什么契機?第一次去內地城市的經歷現在還記得嗎?您走了哪些城市,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

          譚詠麟:我們很榮幸,在90年代初就開始進入內地。這幾年再重新去一些地方,都已經認不出來了。我們見證了國家從一個比較落后的情況,慢慢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連三線城市都非常發達了。每一次回去看到(發展)都很開心。

          印象深刻的當然有,尤其是深圳。深圳因為比較近,我們又常常去那邊打球,可以去吃東西買東西,幾乎是每半年、幾個月沒去就會發現,我(印象中)在哪個地方的標志都不見了,整個大樓、地區都改了,變成另外一些新的東西,這個真的很厲害。

          我第一次到內地的城市是(上海),(當時)還是比較落后。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不得了,尤其是外灘附近已經非常繁華。

          以前我們常常聽到,親戚朋友在內地要求寄什么東西回去,希望寄冰箱、電視機等一些電器用品,還有一些原材料食物,都希望從香港寄過去。現在不需要了,現在太先進了。

          中新社記者:如今回頭看北上發展的這個決定,有沒有什么感受?這個決定為您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什么樣的改變?

          譚詠麟:當然是更大的市場。我們從香港,還有(到)東南亞,(市場)其實已經很廣了,在全球有華人的地方,我都會有我的市場,但是加起來都不夠中國(內地)一個市場大。更多的歌迷、更多的觀眾能夠享受我在臺上那種投入,我就面對他們有一種回響、一種支持,就形成一種互動,對我們來說是更有動力的。

        香港著名藝人、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得主譚詠麟日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和我們娓娓道出他眼中的香港這25年。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著名藝人、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得主譚詠麟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和我們娓娓道出他眼中的香港這25年。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希望香港年輕人多到內地交流

          中新社記者:作為香港樂壇的標志性人物,在這25年中,您見證了香港的哪些改變?

          譚詠麟:我們那個年代歌手不多,所以機會很多。現在每天都有新人出來,但他們的演出機會不是很多,所以真的期望能夠有一個機構扶持年輕一代的藝人,可以讓他們去發揮,這真的很難得。

          香港有很多年輕人對于內地完全不了解,也不懂。他們的腦袋里面聽來聽去可能是一些不好的消息、不好的資訊,對于他們來說完全是被誤導。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到我們內地,比如說學生交流,或是年輕藝人的交流,去給他們一個平臺。或者香港(特區)政府給一些基金,有人帶隊按時每個月交流,給年輕人到大灣區走一走,讓他們開開眼界,了解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發展)地步。

          年輕人回來后可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體驗,之后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放在歌里面,讓他們自己發揮出來,就更容易給香港其他年輕人介紹,慢慢用時間來再磨合。

        圖為旺角的彌敦道燈柱上的慶回歸廣告。<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李志華 攝
        圖為旺角的彌敦道燈柱上的慶回歸廣告。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機會都在“前”,都在大灣區里面

          中新社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參與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您怎么看待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區域發展協同能為香港帶來什么?

          譚詠麟:說到香港在大灣區方面的融合,之前有一首歌叫《前》,我覺得是比較有玄機的。因為“前”代表很多,我一直往前,往前看往前沖。還有前海,很多機會都在前海,香港都看得懂。年輕人也要看得懂,大家多方面去了解一下,看看自己適應哪方面,機會都在前面,都在大灣區里面。

          大灣區有交通優勢,語言也能共通。現在全國的年輕人都往深圳走,在前海方面都有基地。以前我們說的科創基地都在,中藥(基地)也在,大把機會現在都放在眼前,要能夠抓住,好好地發展。

          隨著香港現在整個情況穩定下來,還期望將來疫情也慢慢安定下來,我希望香港可以像以前一樣,明天會更好!(完)

        【編輯:劉歡】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亚洲国产精品青青网 | 日久精品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