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安來順:如何用博物館的力量讓世界更美好?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如何用博物館的力量讓世界更美好?
——專訪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安來順
中新社記者 應妮
1986年至今,安來順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工作近四十年,一直從事與博物館國際合作相關的事務。作為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安來順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講述他眼中的博物館作為教育和研究機構,如何在世界各國交流互鑒中承擔起“民間大使”的職責。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理解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安來順:教育和研究兩個關鍵詞在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中出現,這是自從1992年國際博物館日有了特定主題之后的32年中,兩個詞第一次被如此明確地提出。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ICOM曾于今年1月釋放出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的三個關鍵詞——博物館,教育,研究,將三個并列的關鍵詞以逗號相隔。這曾引起包括中國博物館界在內不少研究者的困惑和不同解釋。直到2月中旬ICOM更新主題闡釋并發布有關海報時,博物館、教育、研究三個詞之間使用了介詞“致力于”(for),才讓主題的含義明晰起來。
這一變化反映了主題對兩個維度的強調——對教育和研究作為博物館相對“內在”功能的鞏固,和二者面向社會的相對“外在”角色的強化,特別是重申了國際博物館日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支持作用。這與國際博物館日設立的初衷和傳統更加吻合,即國際博物館日不僅是博物館專業領域學術自省的機會,更是博物館與社會公眾溝通交流的舞臺,推動人們共同面對變革中的博物館內外部環境,回應重大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議題。
中新社記者:博物館的教育和研究有什么特殊之處?
安來順:教育和研究在博物館內在功能體系中的位置非常核心、關鍵,圍繞博物館專業化的所有討論,首先要解決教育和研究的固本強基問題。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闡釋強調包括博物館在內的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推動建設一個更加自覺、可持續和包容的世界。強調博物館是充滿活力的教育中心,培養好奇心、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
近年來,博物館教育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發展。在一些國家,人們更多使用博物館“學習”的概念,這反映了一種立場的切換——以博物館機構為出發點的“供給”和站在學習者立場上的“過程”體驗。
博物館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公眾共享博物館的藏品和知識,讓他們參與知識的學習和文化的交流。同時,博物館教育有特殊的價值:它是非正式的,與正式的學校課程有所區別;是自愿性的,由學習者自主選擇;是情感性的,盡管經常會有部分認知性的特征;是變革性的,體驗會影響學習者的態度、興趣或價值觀。
至于博物館的研究,以實物為主導、以藏品為基礎的研究在博物館中始終占據優勢地位。進入21世紀以來,各國對文化遺產的興趣不斷增加,特別是博物館事業的繁榮、歷史遺跡的開發、遺產保護活動層出不窮,文化遺產正在成為人們了解和紀念過去的首選載體和途徑。這些發展有助于構建集體記憶、增強社會凝聚力、產生群體和個體的歸屬感,同時也為博物館研究開辟了新視角。
雖然博物館空間中藏品的物理存在及意義象征依然令人驚嘆,但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博物館去解釋這一切背后的過程,希望在博物館的體驗中接觸到遺產的非物質本質,感受其情感的感召力。雖然博物館早已將遺產的概念納入實踐中,但對文化遺產價值的新認知,引發了博物館研究的深刻變革。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近些年在中國出現的“博物館熱”現象?
安來順:可以說,中國是近20年來世界上博物館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無論是近10年來每年新增登記備案的博物館數量,還是近5年來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陳列展覽的數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國際同行稱中國博物館正在經歷一個“井噴”時代。
“博物館熱”現象背后的驅動力是多方面的:
國家層面,中國正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博物館的硬件和軟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從業界來看,人們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策劃出越來越多內涵豐富、講情懷接地氣的展覽和教育項目,改變了過去博物館相對刻板的形象,吸引了更多觀眾;從觀眾的視角看,大量年輕人走進博物館的現象特別有代表性,這其實是年輕人對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自然需求,他們希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吸收創意靈感。
“博物館熱”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特點。促進文化資源的傳播和共享,是博物館必須履行的義務。
今天的博物館更加開放包容,以積極的姿態面對和接納新生事物,甚至也很酷,但同時還是要找到一個合理的“邊界”。它們是作為博物館深邃文化內涵的傳播者和培育者,還是一種泛娛樂化甚至“眼球經濟”的消費品?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其實對于博物館來說是一個損失,個別情況下甚至可能稀釋公眾對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應有的敬畏感。
中新社記者:應如何理解博物館的“民間大使”作用?
安來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工作者,我有幸在過去近40年與文博領域相關的幾個國際組織共事與合作,特別是親身參與了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很多工作,過程中我有兩點比較強烈的感受。
首先,文化遺產是各國歷史文化發展演進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見證。它們凝聚了各國人民對自己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幫助人們為“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這樣的問題找到答案;它們沉淀了許多本民族文化與其他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吸引與借鑒的成果;它們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多樣性,以及這種多樣性所蘊藏的潛能;它們激發了人們進行新文化創造的熱情;它們依托于像博物館這樣的公共機構,讓大量有意義的信息和知識得以流動,服務于共創人類共同的美好這一目標。
國際遺產界越來越普遍的認知是,文化遺產是祖先的創造物,是歷史留給今天并需要傳給未來的文化財富,是人類認識自身并建立時空聯系的媒介,是激發新文化和新藝術創造靈感的重要源泉。這使各國民眾在保護和傳承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方面達成了共識。
其次,日益突出的人文性和以價值為核心,是文化遺產觀念過去數十年演進的一個最鮮明特征。文化遺產不再是有趣的時間膠囊,它具有歷史的見證價值、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科學的研究價值。人們不僅關注文化遺產在物質層面的存在形態和方式,而且更關注文化遺產作為連接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橋梁,這為各國民眾之間的相知相通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博物館作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平臺,不僅要重視本國優秀文化遺存的保護展示和宣傳,同時也要重視和尊重來自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遺存保護。在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中,博物館發揮著“民間大使”的作用,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知識在此流動,交流融合,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完)
受訪者簡介:
安來順,上海大學教授,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國際博協研究與交流中心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博物館學科主編。曾長期擔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博物館》雜志主編。多年從事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或國際研究課題10余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百余篇。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新聞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
- 2024年11月29日 19:53:30
- 2024年11月28日 20:57:20
- 2024年11月27日 21: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