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東西問丨姚穎:仙山入凡塵,從一爐青煙窺古人生活美學

        東西問丨姚穎:仙山入凡塵,從一爐青煙窺古人生活美學


        視頻:【東西問】一爐青煙越千年 解讀“史上最豪華”香薰密碼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石家莊3月17日電 題:仙山入凡塵,從一爐青煙窺古人生活美學

          ——專訪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館員姚穎

          作者 牛琳 趙丹媚 呂子豪

          縹緲仙山外,香凝一爐中。因造型酷似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七色寶蓮”,河北博物院西漢錯金銅博山爐意外走紅。它承載著兩千多年前的生活美學及“仙境”想象,如何用一爐青煙構筑“人間仙境”?東西方“仙山”意象又有何異同?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館員姚穎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讀這件青銅器的文明密碼。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人傳統意象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是什么樣?西漢錯金銅博山爐用一爐青煙營造出怎樣的“博山仙境”?

          姚穎:“博山”指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蓬萊、方丈、瀛洲,為神仙所居,山上遍布珍禽異獸和可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草,是人們向往的仙境。

          宋代徐兢所撰《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記載:“博山爐,本漢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蓮花,故香爐取象。”博山爐因造型象征“博山”而得名,為古代熏香器具,盛行于兩漢魏晉時期。

          國寶級文物錯金銅博山爐堪稱博山爐中的極品,出土于河北保定滿城漢墓,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隨葬品,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爐身呈豆形,爐座、爐盤、爐蓋系分別鑄造,爐座與爐盤由鐵釘鉚合。爐盤與爐蓋作子母口,可隨意開合,便于放取香薰料。

          它通體錯金,爐座圈足用金絲錯出卷云紋,座把透雕三條騰出波濤的蛟龍,其頭部上仰,托起爐盤,呈現龍頭高昂、承托博山之效。爐盤上部和爐蓋層巒疊嶂,宛如多峰之山。山巒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靈猴或蹲踞巒峰,或騎于獸背嬉戲,獵人們身背弓弩巡獵山間。人獸若隱若現,平添幾分神秘。細部又以錯金工藝勾勒渲染,紋飾圓轉流暢如行云流水,與起伏的山巒相融,更富靈動之氣。

          爐蓋因循山勢鏤孔,香料點燃后,鏤孔處香煙裊裊,繚繞在山巒景物間,似云氣縹緲,輔之流暢的金絲,微有流光,只見山景迷蒙、群獸靈動,宛若仙境。

          這個“迷你仙境”是中國古代“仙境”觀念的物化載體,為漢代人對長生與超脫的具象化表達。山間獵人與獸、猴虎共處,暗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亦是對理想化仙山生態的想象。仙山、異獸、蛟龍……如此多奇異元素共同出現,藏著古人求仙長生的美好祈愿,更彰顯大漢王朝“包舉宇內,囊括四海”的胸懷與氣度。

        西漢錯金銅博山爐,現藏于河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 供圖)

          中新社記者:這件兩千多年前作為香薰爐使用的青銅器,為何被稱為“史上最豪華的香薰”?

          姚穎:對中國古人來說,香是頤養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香薰爐也倍加考究,西漢時以陶制居多,這般通體錯金的屈指可數。

          墓主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庶子。史載劉勝驕奢淫逸,其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等皆以工藝精湛著稱,錯金銅博山爐亦如此。

          錯,即把金絲嵌入青銅器表面溝槽,再打磨平整,工藝復雜且材質昂貴,僅貴族可享。錯金銅博山爐通體布滿錯金紋飾,爐座蛟龍及爐蓋山巒、神獸等均用金絲錯出細部輪廓,金絲有粗有細,細的猶如毫發,極其考驗工匠技藝與耐心。兩千多年過去,爐體不見絲毫銹跡,燈光下貴氣充盈、華彩流動,實為漢代文物中罕見的藝術珍品。

          從錯金銅博山爐可見古人對極致美的追求,它代表了中國兩千多年前高度發達的金屬冶煉和鑄造工藝水平。尤其爐身山巒間的人物、動物細節,更需分塊鑄造后焊接而成,其工藝復雜程度在漢代堪稱登峰造極。

          中新社記者:“博山”香熏爐在兩漢時期的盛行,反映出古人何種生活美學和文化觀念?

          姚穎:古人用香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便廣泛熏燒蕙草、佩帶香囊等。漢代是繼秦之后的大一統王朝,熏香在日常生活中極普遍。除在祭祀、酬賓、朝堂議事等禮儀場合使用外,人們還采用焚燒香料的辦法熏衣服、熏被子,并以此驅逐蚊蠅或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特別是在南越(今兩廣地區)一帶,熏香風氣更盛。與之配套的香熏爐,在兩漢與魏晉時期成為盛極一時的“潮流單品”。

          “博山爐”最早見于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原作者系漢代劉歆,其中有關于“九層博山香爐”的記載:“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漢墓出土文物證實博山爐出自漢代,并在皇室貴胄中流行。

          博山爐流行與漢代社會風尚密不可分。從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神話傳說非常盛行,古人對仙境的向往與追求反映在熏香上,就是博山爐的出現和迅速風行。加之香料不斷發展,西漢時,龍腦香、蘇合香等樹脂類香料傳入中土,它們不像此前使用的茅香可直接燃燒,須制成香球或香餅,在爐身底部放置炭火,以高溫將香料慢燃,煙霧較少且香氣持久。這催生了封閉性更強的博山爐,工匠們將爐蓋加高、空間加大、爐腹加深,還充分利用當時流行的裝飾圖案,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隨之出現。

          香料與爐具的革新,讓“仙境”從神話走入日常生活。劉勝墓中,錯金銅博山爐與金縷玉衣并列,構成漢代貴族“生時享樂,死后升仙”的完整敘事。這件跨越千年的藝術品,讓今人得以體味漢代人們的生活場景、審美情趣及其文化內涵。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對于“仙山”意象的建構有何異同?從東方的“仙山”到西方的“神山”,為何說東西方文明殊途同歸?

          姚穎:“仙山”并非東方獨有。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是眾神居所;北歐神話中,阿斯加德高懸云端。然而,中西方對“仙山”的建構路徑迥異。中國仙山強調“隱逸”與“循環”。博山爐的層疊山巒與繚繞煙霧,象征宇宙的包羅萬象。西方仙山則多與神權統治掛鉤。如奧林匹斯山以宙斯為核心,等級森嚴,折射出古希臘人對秩序與力量的崇拜。相較之下,博山爐的“仙山”無明確主宰,更注重個體與自然的交融。

          東西方皆以“仙山”表達對超驗世界的向往。無論是漢代人借博山爐尋求長生,還是希臘人向奧林匹斯山祈求神諭,本質上都是對現實局限的突破,對永恒與升華的渴望。博山爐的“仙山”與希臘的“神山”,共同構成人類文明對未知的浪漫想象,這或許正是東西方對話最深層的紐帶。(完)

        【編輯:王祎】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