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清華園,有一位“教授中的教授”,那就是陳寅恪。因為凡是他講課,很多教授都會來聽。他在國外斷續(xù)留學20年,潛心讀書和研究,但對“博士”、“碩士”學位之類,卻淡然處之,毫無追求,因此連大學文憑也沒拿過。但就是這個沒學位的人,當在哈佛大學任教的趙元任被聘為清華導師時,哈佛大學點名要他繼任。關于他的學問,只從一點就可知其精深與博大:他雖然不是語言學家,但他通曉的文字多達二三十種,他是中國現(xiàn)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寅恪少時在南京家塾就讀,曾師從國學大師王伯沆。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廣泛閱讀經(jīng)、史、哲學典籍。1902年隨南京礦路學堂畢業(yè)的長兄陳衡恪東渡日本,入巢鴨弘文學院;同年入讀該校的中國學生還有魯迅、陳師曾等人。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后就讀上海吳淞復旦公學。1910年考取官費留學,先后到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回國。1918年冬獲得江西官費資助,再度出國深造,先在美國哈佛大學隨籃曼教授學梵文和巴利文。后轉(zhuǎn)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通過留學期間的學習,陳寅恪具備了閱讀蒙、藏、滿、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臘等十余種文字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陳寅恪1925年3月歸國(當時吳宓主持清華國學研究院),應清華學校之聘,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國學研究院導師。1928年清華學校改制為清華大學,他應聘為中文、歷史二系教授,并在北京大學兼課。在此期間主要講授佛經(jīng)翻譯文學、兩晉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課程。1930年以后,他還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及第一組(歷史)主任、故宮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等職。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任教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主要講兩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專題和元白詩研究等。1939年,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中國史教授,同時又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后接任中國文學系主任。香港淪陷后閉門治學,后到桂林任教于廣西大學,抗戰(zhàn)勝利后再任清華大學教授。1948年年底,他任教廣州嶺南大學。1952年院系調(diào)整,嶺南大學并入中山大學,自此他一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為歷史系、中文系講授兩晉南北朝史、唐史、唐代樂府等三門課程。1960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陳寅恪是一位歷史學家,學貫中西,是公認的20世紀最有學問、最有成就的學界大師。他的專業(yè)是中古史,他的所有作品都以文言寫成,而且學問高深,一般知識背景的讀者難以啃動。
在清華國學院成立之初,梁啟超向校長推薦留居國外的陳寅恪。校長因陳寅恪一無學位、二無論著而拒絕。梁啟超力爭說:“我梁某也算著作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shù)百字有價值。”校長終于被說服。(魯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