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
在歐洲很多國家,無論是小酒館,還是電話亭等公共場所,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書籍,人們可以在購物、排隊時隨手拿起這些書閱讀,然后把它放在下一站,這樣就形成了“流動書籍”。
新舉
石筍街小學購置課外讀物供孩子們在寒假閱讀,下學期開學時把書傳給其他班的孩子,然后再接著往下傳。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通過書籍得到智慧的啟迪。
昨天上午,金牛區(qū)教育局倡導的“書香滿校園”小學生閱讀活動首站在石筍街小學啟動。學校不僅給孩子們發(fā)放了書籍,還附上了讀書記錄卡,以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數量。“我們把課外閱讀當成寒假作業(yè),讓孩子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校長賴敏說。
流動的知識
昨天上午8點過,石筍街小學東區(qū)1100多名四五六年級的學生聚在操場上,興奮地討論著他們喜歡的書籍:“馬小跳”系列、《居里夫人傳》、《安徒生童話》等。上午9點,“書香滿校園”活動儀式正式開始,當老師把書搬上主席臺時,孩子們都伸長了脖子。接著,來自四五六年級的學生代表上臺領書。
校長賴敏告訴記者,這次的閱讀活動采用“流動書籍”的形式,學校花了2000多元買了150本書,發(fā)給四五六年級各年級一班的同學,“這些孩子在寒假期間閱讀完后,下學期開學時把書傳給各年級二班的孩子,然后再接著往下傳。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通過書籍得到智慧的啟迪。”
學校德育處王主任告訴記者,“流動書籍”的形式源于歐洲:在歐洲很多國家,無論是小酒館,還是電話亭等公共場所,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書籍,人們可以在購物、排隊時隨手拿起這些書閱讀,然后把它放在下一站,這樣就形成了“流動書籍”,讓知識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流動。“我們借鑒了這樣的形式,至少可以讓智慧在校園里開花。”王主任說。
流動的卡片
記者看到,每一本“流動書籍”的扉頁上都貼著一張淡綠色的卡片,上面寫著:“我的讀書心得”。原來,為了保證孩子的閱讀質量,學校要求他們每讀完一本書,都要在讀書卡片上記錄下讀書心得,然后再把書籍傳給下一個同學,同學們可以在卡片上相互討論閱讀的感受等。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們對書籍有更深的認識,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思辨和討論。”德育處王主任說,學校將從下學期開始,組織“閱讀成果展示”活動,例如關于讀書心得的征文比賽、評選“書香班級”等,“這樣就能更進一步提高閱讀質量。”
流動的思想
“實際上,學習成績與課外閱讀密切相關。”德育處王主任說,她發(fā)現(xiàn),有閱讀計劃、堅持閱讀課外書的學生,成績普遍高于沒有閱讀習慣或者閱讀習慣較差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喜歡讀科普、文學、歷史等方面書籍的學生,他們比同齡人更善于思考。“可見課外閱讀可以拓寬孩子們的知識面,引發(fā)他們的思考。”王主任說。
正因為此,石筍街小學這次把“每天半小時課外閱讀”列入寒假作業(yè),“而其他書面作業(yè)每天不到1小時。”王主任說。(記者 吳丹)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