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戲劇等進校園 素質教育考驗教師素質
體育、藝術教育嘗試普及 副課老師面臨考驗
自去年起,教育部推出集體舞進校園后,一些特色體育、藝術課程也相繼走進我省中小學校園。隨之,體育、音樂等副課老師也突然變得重要起來。
為了在校園普及集體舞蹈,我省各學校都抽調了體育、音樂老師參加專業培訓。培訓模式是先由省教育廳組織全省部分教師到北京學習,之后再由學成歸來的老師分別進行階梯式傳授。而事實上,每所中、小學的體育老師都僅有很少的幾個人,面對全校學生需要學習的問題,不少學校同樣采取了階梯式的授課:由學會的學生和老師共同教授未學的學生。
校園集體舞高潮過后,鄭州市又推出了少林拳(操)走進小學的課程。同樣是缺乏老師,這次參加培訓的仍是體育教師。少林拳(操)在學校的教授模式也依舊是階梯式傳授,高年級學生學會后教低年級學生,體育老師除正常的體育課程外,還要負責學、教學生這套少林拳(操),顯得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在全省率先引進京劇、豫劇進入校園的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小學也遇到了老師“非專業”的問題。
自寒假起,音樂老師馬仙菲和鄭彥就開始跟著磁帶、光盤分別學習豫劇和京劇的幾個唱段。兩位年輕姑娘盡管已經做了幾年音樂教師,但畢業于師范類音樂教育系、學的是聲樂專業的她們對學習唱戲還是覺得很困難。“在學校時也接觸過一些戲劇唱腔,但只是鑒賞課,要自己學會再去教學生,這中間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馬仙菲跟著磁帶學了3個星期,掌握了《花木蘭》里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唱段和《穆桂英掛帥》的唱段。在上了4節課后,三年級學生基本能夠順利掌握調子。同樣,鄭彥教會了學生《紅燈記》和《智取威虎山》唱段。
兩位老師很努力,但也只能教學生一些戲劇中的皮毛。“跟著磁帶只是單純地模仿曲調,戲服、化妝造型、唱段技巧、肢體語言等所代表的含義、所表達的感情以及戲劇背后的文化我們都沒有專門學習過,也很難把這些教給學生。”馬仙菲說,隨著國家對于課程改革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副課老師的專業性和知識面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缺乏專業老師9歲娃、豫劇名家成了老師
如此一來,這些小學體育、音樂老師并不輕松。馬仙菲說,她在學校擔任著兩個年級的音樂課,一周共有18節課,同時還負責學校的大隊輔導員工作,要組織學生參加活動,還要在學校組建的舞蹈隊里教學生跳舞。
校園集體舞蹈和少林拳(操)進入校園后,現在學生課間要跳多種操:少林拳(操)、低年級和高年級不同內容的集體舞、學校自創的鈴鼓舞以及學生廣播體操。“學生要學的內容很多,老師要掌握的內容就更多。”她說,隨著素質教育的一步步推進,對于音樂、體育等老師的要求也在一步步提高。
鄭州市中原區伏牛路第四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學校的體育老師不多,正常的體育課程已使老師感覺很累,加上特色課程的開展,每天保證學生鍛煉1小時、體育藝術2+1課程項目等相關要求,體育老師很難抽出時間教授學生更為專業的少林拳(操)等課程。
為了彌補缺乏專業少林拳(操)教師的缺憾,學校只好請了一位9歲的小娃娃當老師。這位“武林風”小擂主自幼跟隨在某武校當校長的父親練習武功,在教同齡娃娃的同時,也成了該校體育老師的專業教師。
教體育的黨老師說,教育部門組織集中學習了兩天,他總共學會了1/3,剩下的課程還需要跟著光盤和教材學習,等學會后再教給學生,“其實我們很想請一位專業的武術教練到學校來教我和學生一起學習”。
和黨老師的心情相同,渴望專業人士為學生和自己上課的馬仙菲,盼來了一位專業的豫劇人士。
3月18日,學校請來了常香玉的小女兒常如玉為學生上課。一節課下來,馬仙菲感觸頗深,“聽專業人士上課和聽磁帶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學校開設這樣的課程,還是應該請專業老師來上課。”
是否聘請專業教師家長、學校各有說法
據了解,我省豫劇目前已走進各中小學課堂,現在中小學音樂教材里已增加豫劇《花木蘭》、《朝陽溝》等經典唱段的賞析和相關內容。但這也僅是在課堂上讓學生欣賞,并沒有要求學生學唱。
對于教師專業性的問題,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有著不同的見解。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小學校長曹建平說,學校決定讓戲劇進入校園,是想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并非要培養專業人才。不過他會考慮請一些專業人士來為學生定期上課。
開設特色課程的學校不少,鄭州市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近日更是在體育課堂上開設了“冰上運動”。穿著冰刀鞋在真冰上滑翔并非體育老師看看光碟就能學會的,學校因此特意聘請了專業教練做老師。在教授現場,專業教師短短十多分鐘的動作培訓之后,初次站在真冰上的學生就已經初步掌握了在冰上行走的技巧。
“如果開設特色課,還是應該找一些專業人士,這樣老師教起來省事,學生學起來也容易。”聚源路小學校長王春喜說。
但聘請專業人士授課還涉及經費問題,這也是一些學校不考慮聘請專業老師授課的原因。
對于是否應該聘請專業人士授課的問題,一些家長認為,請專業人士為學生講課或為老師進行培訓很有必要。“專業人士教授專業知識會更加正規化。”
而一些學校負責人認為,這些課程主要是減輕學生課業壓力的一種途徑,并非要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專業人士,因此沒有必要讓學生集體學習這些課程,更沒有必要聘請專業人員授課。
新課程重在文化傳播 素質教育不應只是單調訓練
無論是新增設的體育藝術2+1課程項目,還是少林拳(操)、京劇或豫劇,特色課程在學校普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據了解,教育部提出體育藝術2+1課程項目的目的,是讓中小學生在校園至少掌握兩項體育內容和一項藝術內容,鍛煉身體,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而少林拳(操)的開設,則是為了讓我省小學生了解這種中原文化,關于少林拳(操)的教材也正在編寫中。
一位教育界人士說,藝術性或體育性的非傳統課程進入校園,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把單一美育轉變為全方位素質教育。例如戲劇,是融音樂、舞蹈、表演諸種藝術為一體的多元藝術,雖然淺嘗輒止不可能學好這門藝術,但也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唱腔、身段以及其中的歷史故事。它不僅僅在于讓孩子欣賞到戲劇的美,更是一種認知的培養。每一個人都應具備、擁有這樣的能力,教育更應該給受教育者提供一個廣闊的審美平臺。
如今這一平臺正被不少學校逐漸建立,素質教育在實踐過程中鍛煉、提高的主要是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完成某種藝術技巧的機械、單調訓練,使學生失去興趣,這就要看開設課程的學校及教育工作者的教授能力以及培養目的。“在開展素質教育的當今校園,老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在經受著考驗。”(記者 張可丹 文記者 白周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