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上南中學的高一學生小怡最近比較煩,汶川地震后的一幕幕讓她時常會問自己:上海會不會地震,地震的時候怎樣自救……為了思考這些問題,她上課走神、學習分心,覺得生命脆弱,無助感始終縈繞在心頭。昨天下午,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課上,心理老師讓學生們來了一次角色扮演,設身處地領悟生命意義,解開心中的那個結。
“媽媽走了,帶著無限的牽掛。孩子,你還那么小,在沒有媽媽的一生里,你怎么長大。那個夜晚的雨水,有媽媽的淚珠……”看著這段詩,可能很多人都會潸然淚下,在許多孩子的心目中,汶川地震后出現的一幕幕生離死別深深地刺痛了他們的心。課堂上,幾名學生談了自己對汶川地震的看法,有的說“為什么災難會降臨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很無辜”,有的坦言“世事難料,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么事情”。那么怎樣直面危機、學會應對呢?
昨天下午的心理課有近20名學生參加,整堂課上的閃光點出現在討論環節。上南中學心理輔導中心教師孫曉青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假如你是汶川的災民,你會以怎樣的心態和方式面對今后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同學分成三組,分別扮演“你變成孤兒”、“你受傷殘疾”、“你身邊的許多親朋好友遇難了”三種身份。經過兩分鐘的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而其中的一些心靈火花著實讓人感慨。
“如果我成為一名孤兒,可以說就像碰到天塌地陷,可是經歷過一段痛苦的心理掙扎后,我會明白事實無法改變,要勇敢面對生活,好好活下去。”一名學生斬釘截鐵地說。而另一名同學的發言更加感人:“如果我的好朋友遇難了,我會去幫助他的爸爸媽媽。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我要代替我的朋友去關心愛護他們。”許多同學表態,只要不拋棄不放棄,災難中和災難后都會看到生命的奇跡,要珍惜生命,活得更好。也許有同學在抱怨考試如此頻繁、壓力如此沉重、老師如何不盡心、家長如何太嘮叨的時候,請想想地震中那只緊緊攥著筆的遇難學生的手和那位死死護住講臺下四名學生的老師的胳膊。
孫曉青老師認為,災難會在人的心理上造成危機。但是我們看到,經過災難,多數人不僅能夠戰勝災害,而且會變得堅強,孩子在災難面前也能獲得成長。(陳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