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請關注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內涵就是關注人的生命,關注生命存在的價值,包括理解生命、保護生命、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認識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其中“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確的內涵。通過特定的教育活動,使人們認識生命的真正價值,認識真、善、美,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
清明節又將到來,人們習慣上要焚香祭奠,掃墓踏青,向先人表示尊敬,對逝去的生命表達深切而綿綿不斷的思念。出于遵從社會習俗、弘揚傳統文化等原因,清明節已被設為國家法定假日。但除了發掘這一習俗的傳統文化內涵之外,清明節也是我們對國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時機:利用祭掃的習俗,可以自然而然地提示人們關注“生死”這一人生根本問題,并由此提升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殯葬業招聘細節折射生命教育缺失
近日上海殯葬行業舉辦了首次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反響大大超出主辦方預期,應聘的大學生絡繹不絕,超出預計數字5倍之多。龍華殯儀館不到1小時就收到百多份簡歷。問這些學生為什么來應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形勢嚴峻,想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再慢慢尋找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有很多求職者強調,這一行業福利待遇好,比較穩定。很少有人真正認識到殯葬業的社會意義而真正有意投身這項工作。
這不禁讓人懷疑,這些應屆大學生是否做好了從業的心理準備?以目前普通大學生的觀念、心理承受力而言,他們從事殯葬業工作無疑會面臨巨大挑戰。這其實提出了一個有關生命教育的課題。當前中國社會,生命教育普遍缺失。談到“死亡”,一般人仍然無法坦然面對,覺得“不吉利”,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避諱這一話題,更堅決地將其拒之于兒童教育之外,生怕對兒童心理產生陰影。然而,只有從死亡出發,才能正確理解生命、安頓生命。生命教育必須從“死亡教育”開始。
在不少國家“死亡教育”是一門課程
相比之下,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教育界人士和民間團體,早已開始重視生命教育,甚至把“死亡教育”作為一門課程。美國是起步最早的國家之一,其“死亡教育”在上世紀50年代興起。最初是在大學中開設相關課程,后來逐漸由大學擴展到中小學,由學校進入社會。目前,已成立了多種相關的學術機構,各種普及性書籍、期刊、音像制品也大量發行。美國兒童教育工作者認為,實際上,3周歲的幼童大多已接觸到“死亡”這個詞,他們可能會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對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懼。對于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一般會直截了當、簡單明了地回答,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案。此外,他們也較少借用神話或宗教中諸如天堂、地獄之類的說法來對死亡進行解釋——因為如果孩子長大后不相信這些,那就會更加無所適從。美國的一些小學還開設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由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業從業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擔當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生什么事,并且讓他們輪流通過演劇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凄涼感覺,或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計或參加一場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除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許多國家的大中小學也都開設了“死亡教育”課,并進行了相應的研究,通過參觀殯儀館、為臨終病人送祝福等活動,讓學生直面死亡,消除對死亡的可怕印象。這些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生命教育應進入校園和日常生活
近年來,我國學者已越來越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將生命教育引入中小學校園并逐漸在社會普及。生命教育的內涵就是關注人的生命,關注生命存在的價值,包括理解生命、保護生命、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認識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其中“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確的內涵。通過特定的教育活動,使人們認識生命的真正價值,認識真、善、美,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
很多藝術作品是以死亡為主題的,我們完全可以把生命教育與藝術欣賞、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比如西方宗教音樂中的彌撒曲、安魂曲等,都很美妙動人。前不久,日本影片《入殮師》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電影提升了我們對于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就像片中所說的,“逝去的,并不是終結,而是超越,是走向下一個旅程”。入殮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在逝者將進入最后居所之前,為他們整理妝容的人,是“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她)永恒美麗”的人。影片中的入殮師,面對逝者的遺體,用極盡溫情又富于條理的手法,為安靜地躺在榻榻米上的“熟睡者”,擦拭身體,更衣,化妝,還原逝者生前讓人熟悉的容貌。那種認真、關切,感動著在一旁注視的家人,也深深打動了我們。它消解了我們對于死亡的恐懼,促使我們思考生命逝去的意義,提醒我們:人生的最后一次旅程,不僅對于逝者,而且對逝者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次生命的感悟。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成為入殮師親身體驗過一切之后,才真正對生命有所感悟。
因而,我們在生命教育中提倡分享與體驗式的教學,使生命教育觸及靈魂,由此才能生發出生命關懷和生命智慧。學者要積極從倫理學、哲學等方面展開對死亡的研究,努力消除普通人對死亡的種種恐懼及錯覺,給他們以指導和幫助。此外還可成立一些民間機構,使人們可以相互傾訴、安慰,進而尋求生活的價值,學習照顧臨終病人及家屬,思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等。
(宋莉華 作者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