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家企業的高管,他與學校非親非故
“哎呀,邢教練的‘寶貝’飛了!”昨天中午,丁蘭實驗學校操場上,迎面刮來一陣風,來老師手中四個小紙杯里,飛出一地的羽毛。
“邢教練”不是丁蘭實驗學校的老師,但他隔三岔五會和朋友來學校打羽毛球,每次走之前,他會收走一批被打壞的廢球。到了周六晚上,他又會開著車準時來到學校門口,給學校羽毛球隊的孩子們帶去十多個嶄新漂亮的羽毛球。
很難相信吧,這是他把廢球“肢解”后重新組裝成的羽毛球。學生們口中的“寶貝”就是從廢球上拆下來的羽毛。
邢教練與丁蘭實驗學校非親非故,但從去年開始,他卻與這里的師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緣起“蹭”場地打球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丁蘭實驗學校,由當地幾個村小學合并而成,這里的孩子,一些是本地的農轉居的孩子,另一些就是外來務工者的孩子。直到2007年,才搬進了新的校舍,有了大型的運動場地。
去年,體育老師來群為了區綜合運動會,需要選拔羽毛球選手。但她發現困難很大,極少孩子打過羽毛球,更別說像其他小學的學生那樣,送到校外機構去培訓了。
無奈,來老師只得先把調皮的、好動的、靈活的、力氣大的孩子召集了起來。孩子們嘻嘻哈哈,拿拍子的方法全是錯的。
泄氣之余,來老師的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身影:一位經常來學校“蹭”場地打羽毛球的邢先生,似乎步法、揮拍都很專業。他肯定是個高手,不知道是何許人,不知道能否來當孩子們的教練?
趁著一次打球的機會,來老師上前搭訕,婉轉地說出了想法。沒想到,邢先生爽快地答應了,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純粹義務勞動。
邢先生叫邢文秀,高級經濟師,以前是在陜西某大型企業羽毛球隊的,49歲,有20多年的球齡,師從專業人員。現在是學校附近的一家民營企業的高管,據說,他的年收入起碼有二三十萬元。
邢先生沒事總拉著同事開車到學校打打羽毛球,他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去法國讀研究生,每個周末早上,他都要和女兒視頻聊天。
“山寨”教練誕生
來老師找對人了。
第一節課,邢先生就明確表示:要練就要練好,要制定體能訓練計劃,制定技能訓練計劃,“我可是很嚴格的。”
于是,“邢教練”誕生。
當時距離比賽還有7個星期,平時每周訓練3個晚上,距離比賽的最后一個月,天天訓練,邢教練把公司里球技好的同事全都叫了過來,為孩子們“一對一”。
在接觸邢教練之前,6年級的祝智杭還是靠扔“手榴彈”在學校出的名,臂力很大。一個體重80斤左右的同學,他能一秒鐘輕輕松松把人家舉到“天上”去。
祝智杭的父母來自江西,“我爸爸是給人家吊樓板的。”他說。沒練球之前,他玩羽毛球,用的是28元一副的球拍,毫無章法。而且,他覺得,打羽毛球應該盡量讓別人接住球,往中線上打,否則,一下子就結束了,多沒意思?
練球之后,邢教練告訴他,羽毛球不是比大家打得久,是要控制對手,調動對手,讓對手接不到球才對。因為他力量大,邢教練經常給他“加餐”訓練力量型技巧。
團體第一得來不易
在今年這屆江干區中小學生綜合運動會上,練了9個多月的小羽毛球手,見到了省少年隊的對手。
記者問,“省少年隊”的小朋友,有多厲害?
6年級孩子祝智杭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情,其他隊員也頓時把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站在場上,隨便走幾步,揮揮拍,基本不需要扣球,對手滿場跑來跑去,還會輸得很慘!”小朋友們回憶,有見其他學校的孩子輸成“0”分的。孩子們覺得,省少年隊的同學,和“邢教練”一樣厲害。
那場比賽,個人賽上,省少年隊的孩子是第一名,祝智杭是第二名;但團體賽上,邢教練帶出的丁蘭實驗學校拿到了團體第一。
“別的學校有老師開玩笑說,我們學校的孩子有專職教練呢,呵呵。”朱校長說,孩子們這樣的成績,想都想不到,他要感謝邢教練,感謝邢教練帶來的公司同事;當然也要感謝來老師。
“副業”是修理羽毛球
練習當中,邢教練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羽毛球太費了!一筒羽毛球12個,售價3元到5元一個,孩子們一場練下來,幾乎所有的球都會被打斷羽毛,羽毛斷了,羽毛球的飛行軌跡和速度就不對,球就廢了。
這樣的消耗速度,學校經費支持有些困難。而孩子很多來自外來務工者家庭,父母也無法自費為孩子買球。
邢教練想到了20多年前,那個時候,大家工資也不高,所以羽毛球愛好者,都會自己修羽毛球。
羽毛球怎么修?邢教練覺得,那相當于女人的繡花活,沒耐性的人,修完第一個,不會想修第二個。
首先,將所有打壞分叉的羽毛撫平、撫順,就像新的羽毛一樣。然后把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羽毛可利用”;一部分是“球托可利用”。
接著,“羽毛可利用”的球,用剪刀將羽毛一根根從球托根部完整卸下來。“羽毛是被粘得很牢的,卸下來以后,上面還粘著線結、膠水,要用大拇指一點點摳掉。”邢教練說,這個環節,手是經常磨破的。來老師后來成了他徒弟,幫忙一起修球,每次修到這個環節,直喊手疼。
羽毛,還得再分成四類。完好的左翼羽毛、次品的左翼羽毛,完好的右翼羽毛、次品的右翼羽毛。“球托可利用”的羽毛球,也被分成兩類:缺左翼羽毛的、缺右翼羽毛的。
接著,用尖嘴鉗子、斜口鉗、錐子、膠水,把好的羽毛和球托進行移花接木,涂上膠水,晾上一天。
但這種移花接木的工作,一個小時,最多能修復4個羽毛球。邢教練一修,就會修到凌晨,修不完,第二天繼續。
邢教練說,因為學校里經常有外來羽毛球愛好者打球,一個星期下來,也能積累不少。每次陪孩子練完,他把學校場館里的“廢球”都收集起來,每次都有二三十個,一堆帶回家修理。
丁蘭實驗學校校長朱旭良感慨地說,孩子們買新球的次數很少,基本靠邢教練和來老師“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去年以來,學校共買過300多個球,邢老師修理的次數有1000多次,循環加起來修好過500多個球呢。
作者: 林蕾 楊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