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35名新院士,相比60個名額上限,空缺近一半。幾位院士候選人因涉嫌舞弊最后都未當選。據12月7日《人民日報》報道,執行主席路甬祥解釋稱,這一方面體現了院士們嚴肅認真、保證質量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與原章程“獲得贊同票超過投票人數二分之一的候選人當選”修訂為“獲得贊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增選名額根據獲得贊同票數依次入選”有關。
院士制度是國家為促進科學技術事業發展而設立的重要制度之一。院士稱號不僅具有學術的高度,同時具有道德的高度。許多院士身兼教學和管理的重任,不少人系學科帶頭人,或一院一校之長,其學術與道德是否雙馨,就具有風向標的典型意義,既可潛移默化地浸潤年輕的學子,也可直接影響學風乃至社會風氣。
遺憾的是,一些院士并未能恪守學術道德,為名利的紅塵所誘,或對學子疏于管理,在論文抄襲中被“掛名”。對此,我們往往歸咎于以論文篇目為主的學術評估機制,事實上,一些學術權威的“被掛名”早就成了學界的潛規則,而且有的涉嫌“抄襲門”的院士不以為恥,反倒強詞奪理為自己辯護,有的甚至在出版新論文集時,把曾經被公眾舉報的抄襲文章也一并收錄,這顯然與個體是非顛倒、美丑混淆的價值觀、學術觀相系。相應的,有的學術管理機構,包括校方的學術道德委員會卻對此漠然置之,有的甚至還為抄襲者張目,不僅踐踏了學術的尊嚴,也敗壞了學風。長此以往,將窒息我們民族科學創新的靈魂。
近年來某些領域學風不正,導致了原創能力與活力的消減,為公眾輿論屢屢詬病。尤其是錢學森、貝時璋等大師臨終時留下的對中國科學界的期待,更應該讓我們牢記在心。
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科學界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必須徹底根除抄襲剽竊的學術腐敗行為。要做到這一點,就當從嚴治學,從學界的權威做起,從院士做起。
此次院士增選堅持了德才兼備的原則,特別重視考察候選人的科學道德和學風情況,而且改革了票決程序,一些涉嫌舞弊者也因之名落孫山,這都將有利于增選院士的質量,使其增選結果能夠經得起實踐、社會和歷史的檢驗。
有評論認為,從院士增選起步,學術界一步步棄絕“不端”、“暗箱”、“潛規則”,消解學術權力的異化;全社會逐漸淡化院士崇拜,清除“特權”濫用的土壤,科學在中國的道路會少很多曲折和障礙,中國的科學發展會有更多杰出的成就和更健康的前景。筆者雖然沒有如此樂觀,但此次院士增選寧缺毋濫至少是一個風向標,是一種宣示。相信以此為起點,院士這一公眾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學術精英群體,其公信力和道德影響力有望逐漸恢復起來,并最終促進更多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劉效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