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統計不科學。人事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委員如此坦言。
作為人事科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吳江委員對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的口徑和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看得很透徹,他指出,其問題有四:一是高校自報就業率的統計方式,學校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由利益參與者提供數據缺乏公信力。二是統計口徑范圍過寬,升學、出國、參加科研項目都算作就業,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質量縮水。三是教育部門以就業率作為考核高校的關鍵指標,使得高校存在虛報數據的嫌疑。四是統計時間錯位,每年9月1日統計初次就業率,往往導致一部分畢業生倉促簽約,一段時間后又毀約;另一部分比較慎重的畢業生9月1日還沒有簽約,這些都會影響統計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針對如此現實,吳江給出的對策是:一是建立多渠道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統計體系。除高等教育提供方和人力資源提供方的就業統計數據外,還應增加民間專業機構等來調查統計就業狀況,從而使所得數據更具公信力。二是統計時間應在高校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更為科學地反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態。三是改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統計口徑。根據勞動經濟學定義,可就業人群不包括在校生,因而就業率的計算不應把讀研的學生包括在內。同時,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的法律保障,以法律形式規定被調查人和高校提供真實、可靠信息的義務。
(本報記者 肖國忠采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