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日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職業教育戰略專題組副組長馬樹超上午表示,我國目前城鎮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00萬個,其中白領崗位250萬個左右,今年的高校畢業生630萬人,將有380萬左右不能進入白領崗位,所以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教育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研制工作的有關專家和司局負責同志解讀有關職業教育的內容。
有記者問,綱要里提到今后一段時期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這里面是否有強制性和行政性的含義?如何避免一刀切和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愿?
綱要職業教育戰略專題組副組長、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職成所所長馬樹超說,這次《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在職業教育部分有一個突出的亮點,體現了行政的宏觀調控和利用政策來進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有效舉措,比以往相關的文本具有一個突破性的進步。所謂利用行政手段的調控,就是總體上在今后一段時期高中階段的普職比大體相當,利用政策來調節市場的需求,把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第一次明確的寫在了整個教育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的重要文本當中。
馬樹超指出,關于高中階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可以從四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這是國家經濟發展階段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提出的一個迫切的要求。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無論是從工業化的中期也好,還是從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歷史新階段也好,都迫切地要求大幅度提高一線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尤其要加快培養技能型人才,至少有這么三個方面可以論證。一,資料顯示,全國城鎮勞動者大數是3億人,而其中技能型勞動者總量為1億人,1/3,距離發達國家1/2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二,我們目前有1.5億左右的農民工進城,大部分沒有經過職業教育與培訓,素質亟待提高。三,目前我們每年還有600萬的農村初中畢業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進入就業崗位將極大地降低勞動者的素質。所以有研究證明,只要工業增加值和人均GDP的增加值同步,職業教育的需求將是大量的。而我們通過對近25年的工業增加值的分析,工業增加值的指數基本每一年都高于人均GDP的增長指數,所以我們說從第一個角度看確實是大量的需求技能型人才和一線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第二,從我們國家13億人口這樣一個基本國情出發,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緩解勞動的供求結構矛盾都需要職業教育取得一個大發展,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發展不均衡的基本國情,反映到城鎮化過程中就是總體就業崗位不足。白領崗位更是短缺,按照我們國家目前城鎮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00萬個計算,根據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傳統白領崗位僅1/4左右,也就是4個人新增就業崗位有一個是傳統白領崗位,我們目前測算是250萬個左右,今年的高校畢業生630萬人,將有380萬左右不能進入白領崗位,為了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解決農業、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問題就必須要多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第三,這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發展的可能規模所決定的,為什么大體相當,從量化的角度分析,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如果達到40%,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毛入學率為90%左右,至少有50%以上的高中階段畢業生要直接進入就業崗位,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要做高中階段普職招生規模要確定大體相當,這也是我們國家從建設和諧社會的角度,以就業結構的和諧為前提,因此必須要有教育結構的協調為基礎。
第四,這也是借鑒制造業為主的發達國家或者工業化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經驗。有資料顯示,在2000年,OECD國家的高中階段的學習職業教育課程的比例平均達到50%,歐盟35個成員國里面有20個國家的中職教育的比例超過50%,2007年瑞典為58%,瑞士達到65%,挪威達到60%,因此,調控高中階段的普職比例來發展職業教育,提高普通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將會取得明顯的成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