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讀書界傳出消息,金庸完成了對《天龍八部》的增補和刪改,即將出版發行。這引起了對郭靖、韋小寶等這些金庸小說主角耳熟能詳的許多讀者的極大關注。這些金庸的讀者,被稱做“金迷”,是金庸小說忠實的“粉絲”。“金迷”們是看著金庸小說長大的,郭靖、黃蓉、喬峰是他們最喜歡的人物,這些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點,早已在他們的腦海中“定型”,揮之不去。因此,對于金庸作品的修改,不少“金迷”表示反對,并說,以前寫的人物“不管有無缺點,都已接受”;有的“金迷”甚至說,金庸的增刪“有很多老頭子的昏庸之筆”……
不論這些感受和看法是否應該被金庸修書時采納和吸收,但這些“金迷”表現了他們長期閱讀金庸小說形成的近乎定勢的審美經驗———喜歡金庸小說人物形成的心理情結和鮮明的好惡情感。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粉絲”對金庸的小說寫作的影響力量……這告訴我們,作家也好,書評家也好,還有讀書界,已經不能漠視“粉絲”現象的存在,難怪有書評家這樣說,今天的大眾閱讀已進入了“粉絲閱讀時代”。
的確,進入消費文化時代,讀書生活中越來越呈現出暢銷書作家、暢銷書主導和影響我們的閱讀生活的特點;而反過來看,大眾的閱讀生活也越來越趨向于對流行作家、暢銷圖書的選擇,大眾的閱讀文化生活越來越呈現出流行化、時尚化和市場化的特征。這些暢銷書作家的作品,既是當下閱讀的熱點,也是爭論的焦點,這些焦點和爭議引導著大眾讀者的閱讀興趣,成為他們關注的閱讀重點,乃至潮流。這些讀者,把這些暢銷書的內容看做是在故事、思想和情感方面最成功的圖書閱讀物,這就像一些西方的文化批評家對大眾文化中的“通俗暢銷書”的出版現象評論時所說,“通俗暢銷書可以滿足一般讀者的愿望和需求,可以實現他們在生活中從未實現過的理想主義要求”……讀者由對暢銷書的喜歡,進而喜愛這些暢銷書的作家。于是,出現了眾多的讀書“粉絲”。
讀書大家林語堂早已給我們描述、分析過讀書的“粉絲”現象,雖然那時還沒有“粉絲”這個時尚的詞匯。林語堂說:一個人能發現他所愛好的作家,實在是他的智力進展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謂性情相近這件事,所以,一個人必須從古今中外的作家去找尋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一個人惟有借著這個方法,才能從讀書之中獲得益處。他必須不受拘束地去找尋自己的先生……他自會覺得某一個作家恰稱自己的愛好,他會覺得這作家的筆法、心胸、見地、思態都是合適的,并因為兩人之間有一種精神上的融洽,于是,愛之慕之,他已中了那作家的魔術,他也愿意中這魔術……他強調,讀書的“粉絲”,對讀書的追求也好,對作家的喜歡也好,應該重在精神需求、靈魂的滋養和文化的追求。
在暢銷書作家中,易中天的“粉絲”叫“乙醚”,于丹的“粉絲”叫“魚丸”,還有郭敬明龐大的讀者“粉絲”群,這早已是被我們熟知了的。余秋雨、錢文忠、海巖、韓寒、寧財神和都梁等當紅學者或作家,也都有數量極大的“粉絲”群體。這些讀書“粉絲”,有的通過QQ群和各種論壇互通有無;有的在自己的秀場組織各種活動;有的發起各種論戰,甚至進行對罵,或遇有自己“偶像”作家簽名售書,則像追星族一樣,排隊幾個小時僅僅是為了完成“一次超級膜拜秀”……不能否認,這都是“粉絲”們的真情流露,但他們的閱讀精神和閱讀心態,似乎尚未能真正進入到讀書的思想、精神和靈魂境界之中,搞的只是一些閱讀的時尚秀,一些讀書的外在形式而已。因此,當下這些讀書的“粉絲”們,如何戒浮躁,去功利,少盲目,勿趨時髦,消除娛樂精神,擁有寧靜的文化心態,才是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袁躍興)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