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會會心一笑,想起自己如火如荼、青春欲滴的大學時代,甚至頃刻浮現出某個同學的身影,與文中的主人公對號入座,其實,我們就是小云、貝貝、雪兒……
她們代表了學校里的三類人:積極分子、邊緣人、中間人。
積極分子很奪目,知名度高,熱情活潑,光輝燦爛,集諸多光環于一身。比如小云,“好像哪個老師都是她的熟人,幾節課下來,就要好得不行。一會兒和高數老師上食堂吃飯,一會兒和統計老師借書,一會兒又在網球老師家里做客去了”。
通常來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在一定的情境因素下展開的。情境因素包括:人際間的交往距離、交往頻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個體的情緒體驗等。
時空距離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其他一切條件不變,個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距離越接近,交往的頻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被人們的生活常識所驗證了的事實。
師生關系當然也不例外。積極分子就是通過這樣的近距離親密接觸,與老師建立了相對良好的關系。
與老師親密接觸,可以優先掌握一手信息,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比如評優、評獎學金、保送等等。但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如愿以償,就像故事里最后的國家獎學金得主不是“眾望所歸”的小云,而是清高沉默的貝貝。
需要注意的是,在與老師親密接觸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壓縮了自己的個性發展空間,犧牲了自己的興趣,做一些不喜歡做的事情,畢竟這是需要消耗很大心力的,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像小云那樣“如魚得水”。
大學里“積極分子”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游離在外的“邊緣人”。他們上課不發言,不主動接近老師,甚至到畢業,老師拿著花名冊還是對不上號。
比如貝貝,“日子久了,貝貝越來越感覺自己被埋在了人堆兒里,哪個老師的眼角都沒她這么個人的影子”。看見小云圍繞著老師,她卻把要問的題目重新裝回書包。一方面貝貝很享受同學們“清高”這個評價,但背地里也忍不住有些糾結,想主動些,離老師距離近些,便于學習新知識,也隱隱地察覺出“邊緣”的位置,讓自己和小云在班里的地位有著微妙的不同。
一個人如果始終抱著“邊緣”的態度,很可能給自身發展帶來不小的阻撓。很多有才華的學生可能因為缺乏主動而失去了一些學習發展機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邊緣人”可能是因為個性原因,錯過了很多所謂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能幫助他們保持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節奏和獨立判斷。文中的貝貝清高而優秀,不愿意被當做獻媚討好的人,最后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也許小云和貝貝是兩個極端,現實生活中存在更多的是她們的混合體——我們不是小云那樣八面玲瓏的人精,也不至于見到老師撞個大紅臉。就像“中間人”雪兒。
調查表明,大學生是心理障礙高發人群,“學生”和“大人”交疊的雙重身份,讓他們一方面失去了孩子才擁有的享受關懷和寬容的權利,一方面心智卻沒有脫離孩子的狀態達到完全成熟。忽然從老師、家長圍著團團轉的孩子變為事事需要依靠自己的準成人,大學生進入了人生的特殊期、迷惘期,面對學業、就業、人際關系和愛情等等成長的煩惱與困惑,他們遠沒有自己的外表看上去那樣成熟堅強。
作為個體邁向社會前最后一道生產線,大學老師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積極主動地尋求老師的指點、幫助和支持,對大學生的成長舉足輕重。那么應當如何去做呢?
第一,尊敬老師,積極交流。師生關系是互動關系,大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同樣也將得到老師對自己的充分尊重。這要求大學生在教學、生活、為人處世等方面,真誠坦白地與老師交換意見,加強溝通,彌補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不足。
第二,加強自律,理解老師。大學生要避免自由度過大、做事隨便。應記住學生的角色,即使遇到老師誤解自己或評價欠公正,也應積極溝通,多理解老師,同時設法讓老師理解你,切不可當面頂撞,更不該背后議論。
第三,在專業學習中多交往。大學老師與學生交往中,比較多的是專業課教學過程,作為大學生,學好每門課程是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多請教,多與老師討論,從而學習新知識,治學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在請教中為老師做些教學中力所能及的工作,在這些教學交往中增進了解,和諧師生關系。
第四,采取豐富多樣的溝通方式。應當充分利用靈活多樣的溝通方式:短信、電話、信件(郵件)、面談、組織班級活動等,尤其是充分利用網絡溝通更為重要。(張循君)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