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近日在談擇校問題時說,考試是我們國家的無奈之舉,有些人的孩子分數差幾分,希望花點錢進入一個學校,是正常的,有些專家認為金錢不能打破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這是思想僵化的表現,“誰要是給我500萬,我絕對降他20分錄取,100萬我可以留在自己學校,400萬可以捐給其他學!薄
筆者以為,劉長銘的話并非全無道理。家長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愿意付出更高代價是正常的。然而,家長自愿,學校與家長“雙贏”,是否就沒問題了呢?“誰要是給我500萬,我絕對降他20分錄取”,是否需要具備某些前提條件,才能進行?
首先,擇校生是否應有明確標準?其實,為能交500萬的學生降20分,跟招收特長生比如奧運會冠軍,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墒牵袔讉學生的家長能交得起 500萬擇校費?現在很多學校的擇校費根本就沒有明確的標準,完全由學校領導說了算。北京某知名小學的校長,幾年內收取的未入賬擇校費高達1億多元,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能允許的。
其次,可以向多少學生收擇校費?2007年,國家發改委曾要求,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比例要以學校為單位,嚴格控制在招生計劃數的30%以內,并逐步降低擇校生比例。如果嚴格按照這個30%的標準,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公平性的。然而事實上,很多地方的學校為了賺錢,恨不得將所有學生變成擇校生。比如有的地方將僅有的優質初中改制成所謂“民辦公助”,學生想就讀必須交高價才行。請問,反對這樣的搶錢行為,究竟哪里思想僵化呢?
再有,收了擇校費之后怎么花?應當承認,與依靠權力讀書相比,交擇校費進好學校,是一種“次公平”選擇。但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擇校費存在的根源,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不平衡。如果劉長銘所在的學校,收500萬擇校費,捐400萬給其他學校,幫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筆者舉雙手支持。但現實情況是,多數學校收的巨額擇校費,要么變成了本校教師的福利,要么只有少數人知道去了哪里。國家投資的公共教育資源,憑什么拿來為小團體謀利? □ 李清(北京 編輯)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