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是學長們在招聘,所以覺得比較親切,不那么緊張,感覺求職成功的機會也多一些。”3月底,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的“首屆校友單位專場招聘會”上,該校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研三的趙同學投了好幾份簡歷,她把學校舉辦的這場招聘會形容為“雪中送炭”。目前,國內許多高校都努力爭取校友資源,緩解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光明日報》4月14日)
受惠方說它是拓寬就業渠道,無惠方說它挑戰就業公平,因為誕生、成長于就業嚴峻的當下,它面臨更多非議。校友招聘的出現,究竟是利還是弊?
就業率是考核一所學校競爭力和教學水平的指標之一,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前,由不得各高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果校友資源能夠解學校就業之饑困,哪所學校也不可能不動心。而事實上,校友招聘會也的確為本校畢業生送去了“及時雨”。矛盾在于,名牌高校的校友資源相對于普通高校要豐富,讓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失去了和名牌高校畢業生同臺競爭的機會。
其實,校友招聘并未構成“學籍歧視”,所以也就談不上影響就業公平。目前,高校所舉行的校友招聘會大都面向所有畢業生,而且招聘單位也未標明非校友不“娶”。當然,不可否認有的招聘單位對待校友和非校友會“冷熱不均 ”,但人都是感情動物,對校友熱情一點也并非不可以理解。
有人說高校動用的校友資源是社會公共資源,動用公共資源為本校畢業生謀機會當然不恰當。可是,換個角度看,舉辦校友招聘會就和招商引資差不多——資源就放在哪里,關鍵看誰有本事把這資源競爭過來。而且,與以往各高校舉辦的招聘會相比,校友招聘會也不過是將招聘單位換成了校友而已,與以往邀請招聘單位進校園并無本質區別。
應該說,校友招聘其實是一場校際競爭,只不過這場競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參與者的不對等性。可這種不對等競爭并不等同于就業不公。畢竟,校友資源也是一種發展資源,校園招聘會也是合乎規范的就業渠道。如果把校友招聘看作就業不公,那么訂單式培養將是更大的不公,而如果連訂單式培養都不容許存在,那當前我們又拿什么來推進高校與社會的有效銜接?
校友招聘,于情雖難容,于理卻沒什么不妥。在筆者看來,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對于學校的各種促就業創舉,都應該給予支持。而校友資源缺少的學校也不必氣餒,畢竟,招聘單位的終極目標是人才,而不是校友。呂紅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