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笑了!笑了就好!”昨天上午10點半,南京外國語學校初中入學英語能力測試結束,看著走出考場的許多考生臉上露出笑容,朱善萍也孩子般地笑起來。“我不希望他們考得灰溜溜的,他們本來就很辛苦了。”她說。
當天上午,電腦派位上的2240名小學生來到南外參加測試,競爭280個入校名額。擔負英語測試命題組負責人重任的英語特級教師朱善萍,希望通過本報告訴廣大家長,要讓孩子在“玩”中快快樂樂學外語,在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鍛煉思維能力,培養綜合素質,不要使他們僅僅成為“知識的容器”。
朱善萍告訴記者,南外英語測試命題注重這樣“五性”:
基礎性。以南京現行英語課本詞匯、語法為基礎,不超綱,出現個別生詞則提供注釋。數學以小學課本為基礎,主要測試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奧數基本上不考。命題總的指導思想是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內容,強調思維品質、綜合素質的考查。
本土性。這次測試考了4首我國的古詩,都來自小學課本。比如寫出了駱賓王《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中文,讓學生從“鵝、貓、狗、雞”4個英文選項中找出“鵝”的英文。還有一道古詩題,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提到了哪兩個城市。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地理題目也具有濃郁本土氣息,包括南京的鹽水鴨也入了試題。
時代性。試題涉及到了才發生不久的地震、正在舉行的歐洲杯等,還考了雪災、地震捐款、父親節孩子給父親洗衣服等,引導孩子關注社會、關愛他人。
科學性。強調原汁、原味、原版。比如給九大行星排序,旨在培養科學素養,這道題實際上小學《自然》課本里就有。
趣味性。希望孩子在“玩”中做題,因此有猜字、猜詞等題目,還設計了游戲題:蜘蛛網上有好多小蟲子,蜘蛛至少要吃掉21只蟲子、最多吃掉24只蟲子,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路線才能到達朋友家?
考試結束后,記者隨機問了多位考生。他們都覺得不少題目蠻有趣的,但有些綜合性的題目比較難答,需要開動腦筋。
“為了通過這次測試,我們從四年級開始就每個周末上輔導班,搖號結果出來的這一個星期我們又上了20多節課。”一位母親告訴記者。“終于考完了,天天上課,累都累死了。”她的兒子悄悄說。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孩子絕非少數。
“要引導孩子回歸小學課本的學習,不要盲目地去上課外輔導班、找家教。”朱善萍老師認為,上各種輔導班,是舍本求末,反而把孩子的時間給占了。有的輔導班光顧讓孩子做這樣那樣的題目,孩子掌握的只是答案,而不是方法。“孩子千萬不要成為‘知識的容器’,盡管一肚子‘知識’,但題目變個樣子就不會做了。”
朱善萍提醒家長,孩子不僅要會做題目,更要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要讓孩子去玩,親近大自然,參加各種活動,擁有豐富的課余生活。這些比光做題目要好得多。”
南外校長董正璟認為,學習的時間和效率不成正比,埋頭學習3小時不如學習2小時、玩1小時。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注意孩子身心健康的調節,保證孩子運動和睡眠的時間。“光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如果孩子變成‘書呆子’,那就麻煩了!”他說。(任松筠)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