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災區廣大教師始終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奮不顧身,保護學生……這一切,引發了國民對教師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廣泛討論。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征求意見稿)》(下簡稱“《規范》”),將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求意見。
記者發現,《規范》出現了不少新的要求,其中,“保護學生安全”這一條被首次加入其中。
對“德才”要求提高
既要“志存高遠”也要“終身學習”
此次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征求意見稿)》在條目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在具體內容上卻得到了充實。可以發現,新《規范》的二、三、五條都對教師品德提出了具體要求。例如,第二條要求教師要“志存高遠”,而“知榮明恥”則在第五條中提了出來。
最突出的是,“保護學生安全”被首次寫入了《規范》。“這相當于明確了教師保護學生安全為‘師德’的一項內容”,華南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表示,“換句話說,保護學生安全成為了衡量一名教師是否遵守職業道德的標準之一”。
此外,《規范》也十分強調老師的“自我修煉”。比如首次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評價學生觀念要改變
不再以分數作為評價標準
不僅在思想、業務上對教師提出“德才兼備”的要求,《規范》還對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上做出了引導。《規范》指出,教師“不違規加重學生課業負擔,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個要求很符合時代的需求。”廣州市第七中學一位老師認為,在目前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唯分數論”、“題海戰術”等舊的、不合時宜的理念確實該摒棄。
“這將從源頭上有效確保素質教育的推行。”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馬路的一位小學生家長說,“同時,它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也使我們做家長的更加理性地對待孩子的發展。”
《規范》不僅在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上與時俱進,還在教育學生成才上引入了比較新的人才觀。比如,當中的第四條明確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學生創新精神”。
教學方式有所改變
高徒未必出自嚴師
據了解,上一次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記者注意到,相比而言,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的《規范》更加切合實際,更加人性化。比如,在“熱愛學生”條目下,舊條款提出“嚴格要求”學生,新條款則修改成“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與家長配合共同培養學生方面,《規范》不再僅僅是“尊重家長,主動與家長聯系”,而加上了“平等對待家長”和“不以粗魯言行對待家長”。
“我們希望通過對《規范》修訂,更深入學習和大力弘揚抗震救災英模教師的崇高師德精神,進一步加強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大教師和各界社會人士可在7月30日前,登錄中國教育新聞網(www.jyb.cn)下載調查表,以電子郵件方式反饋意見。
用新師德規范終結“范跑跑”?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新增的“保護學生安全”引起了網民極大關注。
不少人立即聯系到最近在坊間討論得沸沸揚揚的“范跑跑事件”,甚至有人認為此次《規范》的修改,就源于“范跑跑事件”,并能終結“范跑跑”。
但也有網友認為,“保護學生安全”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美德,與教師的這一職業無關。雖然《規范》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實際操作上很可能成為教師聘用等的依據。而把它作為一種規范式的硬性約束,似乎還引起“道德法律化”的可笑。
新增規定源于“范跑跑”?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征求意見稿在第三條“熱愛學生”中規定教師要“保護學生安全”;加上近日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針對“有人提出在地震災害的時候,除了我的女兒我誰都不救,我媽都不救”的言行,提出“我們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許無恥”的言語,使網友們一下子就把新規聯系到最近在坊間討論得沸沸揚揚的“范跑跑事件”。一位名叫“小樹林”的網友在其博客質疑:“如果沒有‘范跑跑’這次法規會修改嗎?”
也有網友表示:將“保護學生安全”這一內容寫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意味著“范跑跑”的任何詭辯都無力,因為“保護學生安全”此時成為規定、成為“職業道德”,如果違背這樣的規定、道德,那么將會失去教師這一職業,甚至會淪為眾人共憤的“無德”之人。
而面對王旭明“可以不崇高,但不能無恥”的評價,范美忠回應道:“我是一個優秀教師,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并不無恥”。同時,他還認為,當前的中國教育難以容忍像他一樣的老師:“崇高是一個好老師的必要條件嗎?”
“保護學生”納規是把“道德法律化”?
有人為新規拍掌叫好,也有人認為需要“冷思考”。
有聲音認為:“保護學生安全”應是職責規定,不屬于道德范疇。“有個省教委曾出臺了‘教師不得強奸學生’的規定,十分‘幽默’,而現在‘保護學生安全’規定也出來了,真有點‘道德法律化’的味道。”一位royce的網友說,“因為,作為一種倫常與道德,教師本身就要保護比他/她軟弱的學生群體,但這是道德范疇,不需要‘規定’啊。”
“首先,教師保護學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美德,并不與教師職業有直接的關系,無需硬性規定。教師當然要有保護學生的美德,但這種美德并不是教師職業所附加的,而是人性的美德。”江蘇省南京高校教師乾羽說,“教師的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并不包括保護學生,尤其是危險情境下保護學生。”因此,這位教師認為,雖然按照人性的美德去判斷,教師應該保護學生,但這樣的要求應該放在社會美德的層面去考慮,應該是對所有人提出的要求,不能也不用在出現“范跑跑”后,把教師當成“盯防”的重點,并且將其寫入職業道德規范。
更多的網友認為,“熱愛學生”就已經包含了“保護學生安全”的含義,不需要額外寫入規定。“為什么同是人民教師,就有譚千秋,也有‘范跑跑’呢?”網友“蜜蜂豬”說,可見不是規定出了問題,而是道德的問題。
保護學生后,誰來保護老師?
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征求意見稿)》在網上一露面,即遭到不少教師的反感和反對。有的教師認為,有關部門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同時,也應該修訂和完善有關教師權利的規定,對教師不僅在道德責任上有“規范”和要求,而且在權利上也要有明確的保障。
有的老師認為,教師的待遇太低,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卻很多很沉重。“(新規)幾乎每一條都帶有強制的意味,但教師的權益卻鮮有提及。”某網友說,“教師有那么多的責任與義務,但并非是教師節的幾束鮮花這樣的‘榮譽’所能對等的。”
“我認同教師應該保護學生,但是請把房子修成保護祖國未來的真正避難所。老師的權益和義務應該成正比。”湖南網友“小丸子”說。
“在修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時,要求老師首先保護學生,又沒有任何前置條件,這樣怎么可以呢?”網友俊臣天反問。
荊楚網上,一篇署名為“陳誼軍”的文章指出:目前,教師隊伍是我國最龐大的財政供養序列人員,不可否認,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良莠并存,如何深化這個系統人員的教育,增強其責任心與道德感,提升多數教師的修養及改善辦學條件,想方設法增加師生的安全系數,教育部門要走的路還很長。
美國:不能扔下學生不管
據了解,美國不同的州對學校老師有各自不同的安全規劃,總的原則就是:教師必須對學生負責,不能扔下學生不管。
在美國當了十幾年全職教師的網友Eminiem_Q舉例,加州Claremont校區“緊急狀況職責”的文件明確規定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每一個教師都有責任直接監管學生,一直與學生在一起直至被指示其他的做法”,“如學生當中有傷亡,教師還有可能被公訴人刑事起訴或家長民事起訴”。
一位“蜜蜂豬”網友還說:“加州圣荷塞OakGrove高中的2007—2008年度安全計劃規定”:“在全校范圍的緊急狀況時,所有的員工都被要求與他們的學生在一起。任何情況下員工都不能離開學生不管。”
日本:地震時不能離開學生
在日本。有明確的規定:“老師不能離開學生。”
近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拿到了一份山梨縣教委編寫的學校地震災害對策指導手冊,上面詳細介紹了地震發生時老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逃生的方法,還明確了老師在地震時必須要說的幾句話,比如“一切都聽老師的!”“藏在桌子下!”等。
當聽說中國發生的“范跑跑事件”后,日本民眾很是吃驚。他們一致表示這樣的事情不太可能發生在日本。“災難前保護學生是老師的職責啊,怎么可能自己先跑呢?”一位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