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出生在大城市的時尚女生,地震后到甘孜州瀘定縣支教一年即將結束
故事導讀
甘孜州瀘定縣冷磧鎮的大山里,來了12名年輕女教師,她們來自成都,她們是來支教的,一年的支教生活就要結束了。這群陽光、時尚、靚麗的快樂女生,雖然在這一年里吃了很多苦,但在即將離別的時刻,她們卻有些不舍。
來到各自支教的學校后,這群來自大都市的女生都感受到了沒有朋友聚會、沒有商場書店、更沒有KTV和健身房的生活。從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到烹壩小學支教的文娟說,來到這里后,手機從早到晚,除了父母的問候幾乎就不會再響起。“現在覺得手機除了可以看時間,幾乎是多余的了。”
青春時尚的謝佩君,與自己的男朋友戀愛3年,本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就在前幾天,她突然告訴自己的好姐妹,“這回真的鬧翻了,分了!”其中原因,只是因為男朋友一直叫她回成都。
5月6日清晨7點45分,甘孜州瀘定縣冷磧鎮。遠處雪山吹來的陣陣涼風沁人心脾,藍天、白云,太陽緩緩升起,在被大山包圍的瀘定二中,燦爛的光輝把一排排板房教室照得光彩四溢,孩子們的瑯瑯讀書聲,在大山深處掀起陣陣回響。初一年級兩個班上的老師,顯得格外年輕。
她們都是從成都來這里支教的年輕教師。她們共有12人,被分配到瀘定縣的各個中小學校任教。她們都是80后,更是一群陽光、時尚、靚麗的快樂女生。去年“5·12”之后,她們來到了這里。如今,一年支教生活就要結束,雖然條件艱苦,雖然與寂寞作伴,雖然她們有的人因此失去愛情,但她們還是舍不得離開……
支教·生活
學會做飯為當家庭主婦打基礎
5月6日清晨6點半,瀘定二中一幢破舊的教師宿舍樓里。三樓悠長的過道,因為沒有燈顯得有些陰冷。一個穿著米奇圖案睡衣的女生,正在電爐旁邊煮著面條,騰騰升起的熱氣給這過道帶來了些許生機。“快起來了,吃飽了去上課。”這名女生用“ 重低音”呼喚著里屋還抱著巨大卡通娃娃、睡得十分香甜的同伴。
清晨7點35分,一陣清脆的鈴聲打破了瀘定二中的寧靜,孩子們紛紛跑進板房教室。“起立,敬禮,老師您早!”剛才還大大咧咧的兩名女生,十分淑女地出現在講臺上。
煮面的那名女生是來自成都雙林小學的陳文靜,另外一位是成都將軍碑小學的謝佩君,同在瀘定二中支教,把本不相識的她們拉到一起,成為同吃同住、無話不說的閨中密友。
陳文靜說,這里離瀘定縣城有20多公里,買菜和喝水都不像城里那么方便。一年的支教生活,讓兩名女生學會了許多生活技能:煮飯、燒菜、切肉、接電線……“在成都時,每頓飯我們都吃現成,到這里后頓頓都要自己動手做。”謝佩君幽默地說,這一年的生活為她成為一名合格家庭主婦打下了基礎。
遠離城市手機一天基本不響
成都市對口支教甘孜州,今年已是第8個年頭。這12名女生所在的中小學校,都隸屬于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該局對口支援瀘定縣。以往的支教隊伍,以中年教師居多,而去年進入瀘定的這批支教老師,幾乎全是80后,并且年輕漂亮的女教師占絕大多數。
85年出生的李曉嬌在得妥小學支教,這是離縣城較遠的一所村小。這里,除了大山還是大山。大學剛畢業的她,一考入成都龍潭小學,就毅然選擇到瀘定支教。“記得到達得妥的那天,黑得可怕的夜,那種從喧鬧到寂靜、戛然而止的落差感,讓我覺得真有些后悔,那時,我害怕這種孤獨、冷清。”從來沒有遠離過父母的李曉嬌,碰到了成長的第一個大難題——獨自生活。
與李曉嬌一樣,來到各自支教的學校后,這群來自大都市的女生都感受到了沒有朋友聚會、沒有商場書店、更沒有KTV和健身房的生活;小小的一間寢室,既是書房也是洗澡間;要進一趟城,最少要顛簸一個多小時,暈車吐得天昏地暗。從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到烹壩小學支教的文娟說,在成都時,平均每天要接四五個電話,短信至少十幾條,自從來到這里,手機從早到晚,除了父母的問候幾乎就不會再響起。“以前,手機一刻不在身邊就心慌,現在手機除了看時間,幾乎是多余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