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自己從貴陽中醫學院畢業后進入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工作,表現突出,33歲就當了院長。
自從1992年調到原遵義市衛生學校工作后,他就再沒去醫院坐診了。他說,如果我去醫院坐診,患者都不愿走的。
但他常年在辦公室進行“免費義診”,“最多一天看20多個病人”。“他們都知道在課間來找我”。
記者在申惠鵬的辦公室采訪的兩個小時內,有兩名患者前來求診。遵義五中的王姓女教師說,“申醫生很有名。”
記者在貴州省衛生廳的網站上查到了申惠鵬的名字,證實其確實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
申惠鵬說,盡管正高職稱對50歲以上、中醫專業的申報者未做外語和電腦的要求,但自己懂三門外語:中學時學了俄語,大學學了英語,工作后為研究中醫又自學了日語,不過都是“支離破碎”。會使用電腦,“課件都是自己做的”,只是打字很慢。
他表示,自己沒有搶奪別人的勞動成果,在科研項目中與其他教師是合作關系。
但記者拿到的兩份手寫的“情況說明”說明了這種“合作”的起源。
一份是醫專教師伍明江寫的:
“我……于2007年申報省教育廳‘薏苡仁多糖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課題。當年未獲得省教育廳資助。2008年上半年期間申惠鵬校長找我談話,后來談論課題問題,申校長問我:‘你的那個“薏苡仁多糖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省教育廳批準沒有?’我說:‘沒有,資格審查沒通過。’(對于這個課題,申校長參加2007年申報省教育廳之前學校學術委員會討論,知道我的這個課題),申校長說:‘你再整理一下,申報衛生廳項目,我來負責。’當時我想領導開口了,能說‘不’嗎?我還回問申校長:‘衛生廳項目好像報過了!’申校長說:‘沒事!’后來我把材料給了申校長。”
另一份是該校教師宋家典寫的:
“我是遵義醫專教師宋家典,在2008年3月曾申報貴州省教育廳教改課題《探索大學德育教育與紅色教育相結合的新途徑》,未果。2008年9月14日,申惠鵬校長主動找我談話,要求把課題再審校上報,說:‘我來做申請負責人上報,一起合作,這樣申報成功的可能性大些。’對于這一提法,我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自己的創意應該由自己負責完成,另一方面,課題要是申報成功,畢竟會有益于醫專的評估和課題的實現。最終,我把電子稿交給他,由他負責組織上報,做負責人,情況屬實,特此證明。”
記者分別致電兩位教師,二人都證實了內容屬實。宋家典說,由于擔心影響不好,他已經主動到教育廳要求把立項取消了。
另一位被卷入到“職稱門”的教師吳慧娟作出的“情況說明”則與學術委員會的鑒定不一致。吳慧娟說,“刊于《貴陽中醫學院學報》第5期的文章《張仲景內科急癥證治析》系由申惠鵬老師撰寫原始手稿,經我修改和完善,完成電子版后聯合署名發表的。”“刊于《新中醫》2008年第10期的《朱丹溪郁病證治及其代表方探析》一文,與本人無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