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3日電 最新一期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載署名為張俊宗的文章《“校長推薦”能否開啟改革航程》。文章表示,社會大眾對“校長推薦制”的質疑,其實質是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據了解,“校長推薦制”是北京大學在2010年即將推行的一種自主招生政策,目的為進一步推進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不同類型優秀學生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自具體實施方案的推出,到推薦結果的最終出爐,這一改革方案受到各方廣泛關注,并持續引發強烈爭議。
文章指出,公平正義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可觸及的高壓線。社會對“校長推薦”活動質疑的核心是推薦過程中的自由空間會給不公正行為帶來機會,從而大大影響推薦的公平正義性,它表明社會對公平正義問題十分敏感,而且承受力脆弱,微弱的侵犯都可能帶來極大的震動;同時,這種質疑的思路是“壞人”假設,無論選拔者還是被選拔者,只要有權、有錢,似乎他們就會以犧牲公平正義為代價,獲得自身的最大化利益,因此制度的設定不能留有自由裁決的空間。
文章強調,社會對“校長推薦”活動的質疑,絕不止是高考制度本身,而是對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反映,從而也反映了公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談到具體的改革舉措,文章指出,高考招生改革必須充分關注社會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漸進的方法逐步推開。從“校長推薦”活動的社會反映來看,過激的、迅速的改革,必然導致社會的強烈震蕩,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不可能保證改革的順利推行。改革工作應該在邊推進、邊調適和提高社會接受力的基礎上進行。
文章強調,人們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敏感點,在于維護公平正義,這一點絕不止是針對高考制度一個方面的,而是對整個社會的期待。因此必須重視制度環境的改變,為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環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