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社會適應也不容樂觀,毋庸諱言,男孩是一個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體。在工讀學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數量要遠遠多于女孩。2007年,全國工讀學校在校生中,男生比例高達86.30%,是女生的六倍多。對此,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認為:“威脅社會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在未來社會,男性將面臨更多的挑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轉型,勞動力市場正逐漸向知識型和服務型社會轉變,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將越來越少,體力的重要性也將日趨下降。男性在就業市場上的先天優勢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正如學者所言:“在職場上,技術第一次使得男性的睪酮催發的肌肉優勢變得不那么重要,繼而變成了無關緊要,現在甚至成了一個缺點。隨著以服務和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網絡經濟不斷崛起,人際關系和完成多重任務的能力成為職場必備,而這些都是女性的專長。”
3男孩危機凸顯教育危機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女孩教育問題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從保證入學機會到改善教育質量,女孩的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當然,教育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女孩成長的因素,例如,學校的教材仍傾向于將女性描述成被動的、居于從屬地位的人,限制了女孩性別意識的發展,在就業領域仍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性別歧視,一些女大學生并沒有受到公平的對待。但是,在關注女孩教育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將教育的關注點投向男孩,因為男孩的學業成就、體質、心理以及社會適應所面臨的重重危機都與現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關系。簡言之,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是男孩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并因此加劇了所有危機對于男孩的傷害。
首先,現行教育模式忽視了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女孩不同,男孩更傾向于以運動、實驗操作、使用計算機、參與體驗的方式學習。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古里安認為,男孩的大腦與女孩大腦相比,更多地依賴動作,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而女孩由于大腦顳葉中擁有更強大的神經聯系,她們具有更為復雜的感知記憶存儲能力,對聲音的語調更為敏感,因此更傾向于通過談話和運用語言交流學習。同樣面對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男孩的大腦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厭煩、分心,他們也更容易表現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為。
其次,現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長需要。男孩體內的雄性激素使他們精力旺盛,也讓他們需要更多的運動。男孩愛冒險、愛挑戰、愛爭吵、愛跑動,這些行為傾向都與男孩體內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關。當男孩體內的每一根神經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時,他卻被要求必須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聽上幾個小時的課。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較為充足的課外活動,但事實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錯了,因為有些學校出于安全和安靜的考慮,常常禁止學生課間奔跑,甚至拆掉了單杠、雙杠等運動器械,春游、秋游或遠足之類的野外活動更不敢組織,社會實踐也是少而又少。這使得男孩們認為學校是一個和他們作對的場所,他們擅長的方面———運動技能、視覺和空間技能,以及他們的勃勃生機,在學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認。學習不占優勢,特長得不到發揮,性格發展得不到引導。男孩長期在學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饋,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當然,應試教育對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與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最后,現行教育模式沒有注意到男孩發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實。研究證實,從胎兒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發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趕上女孩。在動作發展上,女孩的精細運動技能走在男孩前面。在身體發育上,女孩達到成年身高的一半、進入青春期及停止發育的時間都比男孩早。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上,男孩的大腦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夠走向成熟,有研究指出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域發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在心理發育方面,英國學者Geoff Harman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歲時,男生口語能力、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發育水平分別比女生晚11、12和6個月。研究還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語發展上,男孩的落后尤為突出。
教育公平是要讓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因此,在女孩教育突飛猛進的同時,我們必須關注男孩所面臨的問題,改變教育中不利于男孩發展的因素。我們認為,促進男孩發展并不意味著削弱女孩發展,兩者并非此消彼長的“零和”關系,而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教育只有尊重天性,因性施教,才能夠真正實現男孩與女孩的公平、和諧發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