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錯了速度越快越失敗”
窮縣辦教育:苦苦耕耘收成寥寥
本報記者 李斌文并攝
這是一條凹凸不平、沙石外露的水泥路。它從文昌小學的校門口通往操場,大約一米多寬、30米長,造價只有4000多元,但在這所小學的老師們看來,那可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教師們親自動手,用了兩年時間才修成。
校長簡海斌希望孩子們能在學校多看到一點綠色,和幾位老師從附近山上移來13棵樟樹和水杉,可惜只有3棵幸存。眼看著春天來了,他笑呵呵地說:“今年還得上山。”
在很多人眼里,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這難免讓人氣餒。但在湖南省邵陽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教育工作者,卻從未放棄努力。
教育局長自稱是全縣最大的丐幫頭子
在文昌小學幾十公里外的芙蓉中學,一位老農似的校長和20位教師,在一個師傅的帶領下,把一處雨天黑水亂流的煤坪改造成了“小花園”,涼亭已經建好,就等著春暖花開時,在它的周圍種上花草樹木。這項工程所花費的6萬元來自30多米外的豬欄。學校去年出欄36頭豬。在靠近校門的地方,原有兩棟小平房,也由老師們親自拆除,一些人的肩膀為此被扁擔壓得紅腫。
這所學校只有300余名學生。3年前,校方提出創建合格學校時,還是一個“雨天全是泥巴,沒法進來”的地方。當時,縣教育局局長肖桂華對校長呂曉云預言:“你這個學校創建不起來。”
不過,局長的預言落了空,一個干凈、整潔、樸素的校園建起來了。
記者來到這里,正逢下雨,是踩著校外150米長的黃泥巴路走進學校的。“這條路你趕緊修,我當著李記者的面,答應你2.5萬元。”肖局長對憨厚的校長做出承諾。
那些身處大都市的人,無法想象窮縣辦教育有多么艱辛,他們更意識不到養豬這種又臟又累的“勤工儉學”對于學校的意義。
養豬場規模不一,處在校園偏僻的角落,不少學校要依靠它們來解決學生吃肉吃油的問題。金稱市鎮中學的校長對此很自豪:800多名寄宿生,一日三餐不需要在外面買一斤肉、一兩油,十多年來如此。“這是真正的放心肉、放心油。”他說,同學們的剩飯剩菜是喂豬的好飼料。
塘田市鎮中學在去年出欄150頭豬,肖桂華估算了一下,認為學校能掙8萬元,校長含笑不語。這點錢,在北京多數重點小學的校長眼里,都不算什么。因為它還不夠一名學生的擇校費。但在這里,那可是校方能夠自主支配的一大筆錢。
5000元的捐款,能讓這個貧困縣的小學校長喜形于色——它可以為100名學生提供課桌。誰都知道,投資義務教育是政府的責任,但在沒什么錢的農業縣,校長們如果只等著財政雨露的降臨,有的學校恐怕在幾年內都修不起一道圍墻、打不出一口水井。除了自力更生、開源節流,他們還要四處募捐。
肖桂華笑稱自己是“全縣最大的丐幫頭子”。他個子不高,辦事麻利,3年來,和教育戰線的同仁一起,竟也從社會各界募到了700多萬元。可別小看這個數字,它能夠讓7棟教學樓拔地而起。
他們向“家鄉的仁人志士”發送了數百份倡議書,內容情真意切,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李軍親自修訂。倡議書里還附帶著“邵陽縣中小學急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統計表”,詳細地標明了哪些學校需要課桌、圍墻、水井、教學樓之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