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海歸大學生村官的感悟》系列報道持續引發網友熱議
誰有遠見誰下鄉
王文娟
我叫王文娟,現任河南省中牟縣三官廟鄉魏家村村主任助理,中牟縣珍珠洋蔥合作社理事長。
“誰有遠見誰下鄉”這句話,是我發自肺腑的感言,是我在魏家村一年多來的親身體驗。過去,我對農村了解不多,現在,通過一年多的鍛煉,我體會到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只要你付出努力,就會在這塊土地上大有作為。農村是個廣闊的舞臺,投身農村,你的舞步就會很精彩。
7月的陽光似乎太過耀眼——2008年7月,我們400多名大學生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之下來到農村。我來到了三官廟鄉魏家村。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老戰場馬嶺崗的上空是現代化的輸電線路,歷史遺跡孫子廟中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傳奇,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起伏的黃沙地里,高大的楊樹林環抱著靜謐的村莊。然而,她美麗卻不富饒,黃沙崗起伏不平,低矮的莊稼稀稀疏疏。全村有146戶,760口人,黨員17名,人均耕地1.2畝。村民一年的收入是3000元左右。
入村后,我深入農戶,了解民情,同時讓村民認識我、了解我。我和村民一起抗旱澆麥,植樹造林,秸稈禁燒,植保管理,我們共同經歷了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防治手足口病疫情,開展了遠程教育,學習了4+2工作法,完善了家庭聯戶代表制度,學習實踐了科學發展觀。
有人說,下鄉意味著吃苦。可我并不以為苦。一年多來,我學會了以農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的方式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我要在幫助農民致富的過程中,培養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農民認可,成為他們的朋友。
經過一年多的摸爬滾打,我以珍珠洋蔥種植為突破口,與村民一起找到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新路子。
魏家村歷來以種植小麥為主,從沒種過其他經濟作物。我請來了在當地很有名的致富能人張大江介紹經驗,他種過洋蔥,畝產值達2000多元。我還把技術員和客商請到魏家村,請他們現場解疑答惑。那一天,一下子來了好多村民,有人問產量,有人問技術,有人問價格,有人問市場,技術員和客商都一一作答,現場甚是熱鬧。我還把從遠程教育上查到的資料——珍珠洋蔥的發展前景作了可行性分析報告。村支書魏現明當場就說:“我先種兩畝。”有了他的帶頭,村民紛紛踴躍報名,為了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也為了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客商當場與村民簽訂了購銷合同,參與農戶60余戶,共發展珍珠洋蔥種植面積112畝。僅此一項就可以為村民增收20多萬元。為進一步開拓市場,掌握信息。我還和村民一起創辦了中牟縣珍珠洋蔥合作社,地點設在三官廟鄉魏家村委,我被選為法定代表人。我下一步的打算是上網經營,提高產品附加值,讓村民足不出戶而交易天下。
我由一名大學生轉變為一名村主任助理,又轉變為珍珠洋蔥合作社的理事長,這種身份的轉變,讓我深刻認識到,農村天地之廣闊給有志青年提供的良機是不盡的,真個是誰有遠見誰下鄉。
假如章文瓊沒有100萬
崔玉娟
農村最缺的是什么?農民最需要的是什么?要當村官,就要先弄清楚這兩個問題。
對于中國為數眾多的農村來說,最缺的是發展;對于中國很多農民來說,最需要的是致富。發展、致富,都離不開資金,但是,是不是大學生村官就一定要帶著資金下鄉才能實現發展和致富?并非如此。
假如章文瓊沒有100萬,就沒有今天的小坑村?事實上,在章文瓊的村官生涯中,100萬元資金并非是決定他成功與否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假如章文瓊自己拿不出100萬,只要他有決心,一樣可以辦成事:其一,小坑村在外讀書、打工、賺到錢的不只章文瓊一個人,只要他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籌集100萬元并非不可能;其二,100萬元的確為章文瓊融入農村提供了捷徑,但是,僅僅依靠這100萬元,要把小坑村發展成今天的樣子,也是不現實的,至少是不可持續的,最重要的是村民觀念的改變。此外,還有很多可能的路徑實現小坑村的發展。
參與互動(0) | 【編輯:侯冬華】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