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高校校園內的公告欄、宣傳欄上,有關考證報名和培訓的廣告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是國際技能認證培訓班的廣告。向學生們打聽,他們都對考“洋證書”的情況了如指掌,打算或是已經報名考“洋證書”的學生也不少。
有數據表明,目前登陸我國的“洋證書”培訓機構已達數百家,如果加上他們的分支機構,數目就更多。目前全國參加考“洋證書”的人數較之過去增加了數十倍,而這其中大學生占了多數。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2000年只有162人報考,2006年報考人數達到7785人,報考人數增長了數十倍。
據LCCI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重慶考試中心陳培芝主任介紹,去年全市有1000多人參加LCCI國際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培訓,80%以上都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又以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居多。
大學生對“洋證書”的熱捧,為方興未艾的大學生“考證熱”增添了不少熱度。
“洋證書”悄然進入高校
2000年4月,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商貿零售管理服務人員資格證書(OSTA-C&G),經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后注冊,這是在我國獲得合法資格的第一個國外職業資格證書。
2002年4月,北京大學醫學部開始承辦美國海外護士資格認證考試,以培養高水平護士走出國門;北京市自考辦與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合作開設“商務管理”和“金融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獲得自考大專畢業證書的同時還將獲得英國劍橋考試委員會頒發的高級金融職業管理證書,這是較早進入我國高校的“洋證書”。
其后,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認證)、CIA(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認證)、CISA(信息系統審計師認證)等“洋”資格證書紛紛涌入中國,令中國的“考證族”應接不暇。
時至今日,究竟有多少“洋證書”在職場流行,并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但是從高校經常可以看到的培訓招生廣告上,能夠了解到“洋證書”考試大致分為3類:一是語言類,如雅思、劍橋職業外語水平測試等;二是技術類,如世界商務策劃師聯合會推出的商務策劃師認證、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協會的財會資格證書認證等;三是針對學生留學的預科類考試。特別是第二類,不少考試是職業的“準入證”,因此吸引了眾多在職人員和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
人們很容易看出,“洋證書”進入高校的時間,恰恰是高校開始擴招的時候。以往各種以在職白領、外企員工為主的“洋培訓”、“洋證書”,開始打出“就業牌”向高校滲透。
大學生就業的龐大市場和高額利潤,吸引了國外眾多認證機構,國內也有眾多單位和個人紛紛擠入“洋證書”培訓市場。為了爭奪生源,培訓機構各顯神通。有的大打“就業牌”,如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與國際信息發展系統協會共同推出的“國際電子商務師認證考試”,許諾學員獲得證書后可進入全球國際電子商務師人才數據庫,這對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有的培訓機構還打起了價格戰,將本來就很高的學費作一些降低以吸引生源。如此等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洋證書”在大學生中炙手可熱。
“洋證書”與就業砝碼
面對紛至沓來的“洋證書”,大學生想法基本一致,考“洋證書”就是為了增加就業砝碼。
四川外語學院一位三年級學生說:“現在參加這種‘洋證書’考試的人很多,我們班上就有好幾位同學和我一起參加了‘洋證書’考試。”她說,“洋證書”最大的吸引力是在國際上具有權威性,擁有它可獲得在外資企業謀得職位的機會。
中央財經大學一位田姓學生說,自己所學的專業并不是很好,明年畢業想找個好職位肯定很難。“專業不好,學歷不高,這可咋找工作呀?”小田一臉急切。他和媽媽商量:“要是考下個‘洋證書’,也許能在外企謀個好職。LCCI不是號稱‘國際就業通行證’嗎?”與小田一樣,考“洋證書”為今后畢業求職多開條通道的想法在大學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有一些學生考“洋證書”是出于一種留學情結。福州某大學一位學生說:“許多留學回國的同學無非是手中多了張‘洋證書’,多了份留洋經歷。現在國內也能考到這些外來證書,就相當于在國內留洋了。”一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認為,在學習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多學一些自己專業以外的東西。不出國也能考到“洋證書”,對于將來參加面試、找工作會有幫助。
盡管大學生們考“洋證書”的動機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考“洋證書”是為了增加就業砝碼。
考“洋證書”應慎重選擇
大學生考“洋證書”熱度不減,對此各界人士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忠告:“洋證書”雖然有利于就業,但要慎重選擇,切勿盲目跟風。
人才市場的人士提醒:考“洋證書”要慎重選擇。
中國海峽人才市場人才交流部主管蘇錫輝認為,現在的用人單位更加理性,面對花花綠綠的證書,他們更看重實際操作能力。只有對口的專業證書才會相對有優勢。他建議大學生要理性看待“洋證書”,應選擇信譽好、權威性高且適合自己的認證考試,報名之前要充分了解該證書的適合人群、面向的市場領域、含金量等情況,不要盲目趕潮流。
外資企業人士說:外企看重的還是能力。
“洋證書”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外資企業人士的看法較有說服力。
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公關部經理楊伯寧說,他們并不看重應聘者是否有“洋文憑”、“洋證書”,看重的是個人經歷、學習能力和工作經歷。他說:“在挑選人才的時候,我們會看他的學業是否與招聘的方向對口,看他的個人學習成績如何,然后對被選者進行面試。面試中,我們要求應聘者做45分鐘的基礎英文演講,在這45分鐘內,他的表現絕對不是一張‘洋文憑’所能掩飾的。應聘者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應聘時還是會露馬腳的。”
安達信會計事務所的有關負責人則表示,CFA(特許金融分析師)、CPA(注冊會計師)等國際認可的等級考試該事務所比較看重。至于一些與會計專業無關的“洋考試”成績,公司在用人時,只作為一個參照,沒有決定性的作用。
專家告誡:“洋證書”固然有利就業,但大學生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提高實踐能力。
面對沸沸揚揚的大學生考“洋證書”熱,不少專家認為,對于大學生而言,參加資格培訓不能過于功利化,更不要把求職就業系于一個“洋文憑”、“洋證書”上,在校大學生應以學好專業課為主,多注重實踐經驗積累。在就業實踐中通過各種培訓途徑,不斷補充知識,提高能力。
福州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葉青提醒大學生,要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再去考慮“洋證書”。他說:“相比之下,學校的基礎知識更為重要。在找準定位的同時,要夯實基礎,才能做好求職時技術經驗積累的準備。”
有關專家指出,用人單位看重的是工作經歷和經驗,以及求職者的口碑,盲目“崇洋”實在沒有必要。也有的專家認為,國外確實有些權威的證書,其職業標準水平較高,在世界各國都享有很高的信譽,具有國際通用性,但這些“高精尖”證書主要是為了在職專業人士而設,并不適合沒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生。
教師們對大學生考“洋證書”的看法與專家基本相同。重慶工商大學的楊老師認為,考取一本“洋證書”并不說明學生綜合素質一定高,反而有可能因為埋頭考證而耽誤了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
理性看待“洋證書”熱
面對大學生考“洋證書”熱和各界人士對此的不同看法,筆者以為,對于這一問題需要理性看待。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與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許多職業的就業標準開始國際化。國際認證機構的涌入和大學生對國際資格認證的追求正是這種趨勢的表現。大學生考“洋證書”,總體來看,有利于大學生拓寬知識面,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提高就業質量,應給予積極支持。但是,大學生如果一味地追求“洋證書”,則有可能適得其反。
學校也要理性地對待考“洋證書”熱。學校既不應推波助瀾,也不應強行制止,而是要積極引導。大學生熱衷考“洋證書”,說明他們對學習的內容有了較高的要求,已不滿足校內所學習的知識,開始走出校園,尋求進一步的提高。
同時,面對我國經濟發展與國際社會結合日益緊密的趨勢,學校應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把外國培訓機構的有關內容有選擇地納入教學體系,將參加“洋證書”培訓考試的有關程序和技巧納入就業指導體系,以切實增強學生參加國際人才競爭的實力。學校在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加強大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政府要加強對“洋培訓”和“洋證書”的管理。目前的“洋培訓”機構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可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統計數字表明,在所有提出申請認證的學歷學位證書中,有10%的證書不真實,媒體披露的大學生考“洋證書”上當受騙事件屢見不鮮;考“洋證書”的價格也高得離譜,學生不堪重負,因而政府應規范培訓和收費行為。
大學生考“洋證書”無可厚非,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但“過熱”就應降溫。學生、學校、政府、社會各方面都要理性對待,相互協調,以使大學生考“洋證書”保持在理性狀態。(作者 施宏開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