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人大代表張文榮交給記者一份精心撰寫的議案報告——《多渠道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這是他繼上屆人大會議后,再度關注就業話題。
在2006年底,張文榮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學校部合作,在上海市20所高校發放了2000多份調查問卷,并走訪了一批用人單位。2007年,張文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百萬大學生面臨就業困難的新形勢,再次深入研究和分析。
談到為何兩屆提案都持續關注就業,張文榮說,2008年伊始,“100萬未就業大學生”的事實讓他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有了新的思考。調查結果顯示,不少用人單位對與應屆大學生簽約顧慮重重。
在昨天的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專題會議上,政協委員吳光偉表示,政府花了大力氣解決就業問題,今年又將有50萬人受益。實行勞動合同法后,企業不能隨意解雇員工,員工可以炒公司魷魚,導致一些中小企業不愿進新員工,這讓大學生就業難上加難。
吳光偉算了一筆賬,聘用一位上海大學生每月工資1500元,加四金700多元,全年就需27000元,而聘用一位外地大學生,全年需15000元左右,聘用一位退休下崗職工,每月1000元,不加四金,全年才12000元。“相比之下,招一個本地大學生的費用可以用來招兩個下崗職工或外地大學生,一些中小企業自然選擇少花錢,多辦事。”政協委員吳光偉說。
對此,張文榮代表建議,對同應屆大學生簽約的用人單位,應該給予實質性的鼓勵,政府可以就此出臺一些鼓勵性政策法規,如根據企業能力,規定其每年必須接納一定數量的實習生,在企業內部進行實踐鍛煉。對于接納實習生的企業給予財政和政策上的鼓勵,這樣就能在全社會形成一個有效的能力培訓網絡。
吳光偉委員建議,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崗位,也要考慮業主的利益,給中小企業適當松綁,減輕其稅收負擔,讓中小企業積極參與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