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兒子介于正常孩子與智障孩子之間,現為武警海南總隊宣傳處處長、海口市
青聯常委、海南省青聯常委的梅國云讓兒子7次轉學仍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為此梅國云辦起私塾,聘請4名老師在家中教孩子功課,目前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壓抑在心中的對孩子教育的苦悶讓梅國云成就了新書《若水》。《若水》在網上連載時,曾引起強烈反響,日訪問量數萬,目前正在海南廣播電臺熱播。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采訪梅國云中這8個字出現的頻率最高,在他看來,目前傳統的應試教育只能把孩子教育得千篇一律,而類似于他兒子的這類“特殊孩子”,更希望能得到獨特的挖掘。
三地求學輾轉7所學校
1991年,兒子梅若冰的出生讓梅國云和陳燕夫婦高興不已。出生時兒子一切正常,然而隨著兒子的成長,他與正常孩子的不同漸漸表現出來,若冰特不愛開口說話,反應也要慢許多。經檢查,他們發現若冰大腦發育與正常孩子有所不同。
在記者的采訪中,梅國云夫婦一直用“特殊孩子”來稱呼兒子的狀況,他們向記者解釋若冰處于正常孩子和智障之間,屬于“學習障礙型”,而據梅國云了解,這類孩子在我國占了6%,他們的生活和發展情況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梅國云的新書《若水》中的主人公若水便有兒子的影子,但他同時是許多此類孩子的反映。
若冰是個特殊男孩,不愛說話,對數字特別不敏感,見到數字便一臉的茫然和厭煩。6歲,他還不知道1加1等于幾。梅國云告訴記者,由于若冰不愛說話,不懂數學,在學校的日子,苦難便與若冰形影相隨。
若冰2歲多的時候,梅國云把若冰送到了妻子老家的一所托兒所。但若冰在托兒所里受到了其他男生的欺負,當陳燕找到老師時,老師卻說誰讓你的孩子不識數,不會反抗,太傻。雖然若冰當時只有3歲,但是這種陰影伴隨著他的成長。
此后,到哪所學校成為梅國云夫婦最傷腦筋的事情。
又換了一所學校,他們把若冰接回家洗澡時,發現孩子皮膚上被扎了無數傷痕。經反復追問,兒子才吞吞吐吐地說是同桌用鉛筆在他身上扎的。
在西安的一所學校上美術輔導班時,老師教了幾天后便把若冰“退”回給梅國云:“我讓他畫樹葉他卻總是畫汽車。”老師覺得教不動了。
聘四名老師在家“辦學”
從西安到江蘇到海南,若冰共轉了七所學校。
2004年,梅國云夫婦花了2.8萬元的贊助費把孩子送到一所重點民辦學校讀書。老師對他們說這里只有不同的孩子,沒有不行的孩子。老師的講話讓梅國云夫婦非常振奮。但沒過多久,他們發現孩子回家時話語變得更少了,而且眼神游移不定。后來,他們了解到孩子的名字已經被從學校花名冊中刪除,考試成績不參加排名。校領導對老師說,對這個孩子,只要不出問題就行了。
2005年,夫婦倆下定決心不送孩子去學校了。他們給若冰找了4個大學生家教幫助他學習。梅國云認為,只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釋放。針對若冰的愛好,梅國云重點為孩子聘請了美術老師,此外還聘請了數學、語文、歷史、地理等老師。
陳燕告訴記者,經過3年在家的培養,若冰漸漸擺脫了那種與外界接觸時的惶恐,漸漸地能主動與人打招呼,能融入社會了。
孩子有特殊才能
每個孩子都有神奇的想象力、創造力,梅國云說,即使很愚笨的孩子也有他的天賦。若冰對繪畫有很大興趣,特別是畫汽車。3歲不到的若冰,有一天一個人在街上看了幾個小時的車來車往后,回到家里開始畫車,畫得相當好。
陳燕拿出了若冰今年的一本獲獎證書。在海口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他的《太空探索》獲得了三等獎。陳燕回憶,有一次在外旅游時,梅國云讓若冰背誦課本上的一篇短詩,結果反復背了一個多小時,他還是背不出來。最后讓他自己挑選背誦,他背了一篇沒有要求背的課文《我給江主席獻花》,很長的一篇文章,結果他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讓夫婦倆非常吃驚。梅國云認為,要是一開始就讓若冰有一個溫暖的教育環境,讓他產生自信,奇跡是可以產生的。
陳燕告訴記者,若冰在計算日子這塊很有天賦,但是遇上大小月時就算得不太清楚。“今年8月8日”是星期幾,記者特意問了一個奧運會開幕的日期。盤算了20余秒,若冰說是星期四。記者查看后發現是星期五。與陳燕說的一致,8月共有31天,碰上這樣的大月他就算得不太準確,但結果近乎精確。
若冰告訴記者,校外的生活讓他覺得自己獲得了尊重,也重新獲得了自信。
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記:您在《若水》中直擊中國教育問題,您認為目前教育的軟肋在哪?
梅:之所以寫《若水》,是想通過小說這一厚重的文學藝術表現形式,來喚起社會對像若水一樣的“特殊孩子”以更大的關注;給他們的父母以教育和啟發;使那些“特殊孩子”都能像小說中的若水那樣,不忘熱心人們對他們的幫助,讓他們學會感恩。如果還按照傳統應試教育的方法去培養孩子,就不能最終解決問題。
記:對于類似于若冰的這類孩子,您認為有何教育方法?
梅:首先,家長要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不要害怕別人的笑話,盡早發現孩子的問題,同時發現孩子的天賦。其次家長一定要用全部的愛,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每個孩子都有特長,重點是家長要尋求科學方法去挖掘。第三,老師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記:對孩子的未來您有何打算?
梅:目前我們所做的是給他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讓他找回自信。將來還是希望他能上一所大學,畢竟最終還是要融入社會生活。(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作者:紀燕玲 黃肇文 孫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