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對孩子智力潛能開發(fā)至關重要的,不是讓孩子多識字,而是父母每天陪孩子一起閱讀。昨日(9月21日)記者獲悉,教育部“分享閱讀”課題組在全國數(shù)百所幼兒園對3歲至6歲兒童開展了長期“分享閱讀”教學。結果發(fā)現(xiàn),幼兒過早識字可能會導致閱讀障礙,甚至造成厭學,而每天在老師和父母陪同下一起讀書的孩子,“求知欲更強”“對學習更感興趣”。
3歲識千字 長大不會看書
“一個孩子3歲時就認了近千個漢字,長大后卻很難完整地讀完一本書。”據(jù)教育部“分享閱讀”課題組實驗基地、南開37幼的園長崔寶蘭介紹,目前兒童早期閱讀的最大誤區(qū)在于,家長誤把“識字”當作“閱讀”。
課題組調查發(fā)現(xiàn),八成家長對兒童早期閱讀缺乏科學認識,一味強調讓孩子多識字,結果使孩子一拿起書本就聯(lián)系到枯燥、機械、乏味的認字經驗,導致孩子的閱讀興趣不同程度地受到壓抑,缺乏閱讀興趣和動機,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形成閱讀障礙。小學階段厭學的孩子中,有60%以上是因為早期閱讀開展不當造成的。
“識字和閱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夠識字的人并不一定是個好的閱讀者。”崔園長分析,由于漢字字音、字形之間的對應具有較大的任意性,加上漢字同音字較多,會給幼兒認讀帶來很大負擔,導致閱讀速度減慢,甚至理解困難。因此,盡管識字數(shù)量增多了,但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并未相應提高。
享受閱讀 從零歲開始
幼兒教育專家強調,兒童閱讀教育的重點不是認字,而是營造使其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讓其享受閱讀,愛上讀書,在愉快而具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中積累經驗,成為成功的自主閱讀者。
閱讀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和未來發(fā)展。天津市教科院一項面向本市中小學生的閱讀調查顯示,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其閱讀能力通常較強。那么到底該從幾歲開始教孩子閱讀?怎樣才算科學的閱讀呢?
“分享閱讀,可以從零歲開始。”崔園長介紹,對于幼兒來說,任何與閱讀活動有關的行為,都可以算作閱讀。比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頁一頁地翻書;會看畫面,能從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變化,將之串聯(lián)起來理解故事情節(jié),讀懂圖書;會用口語講述畫面內容,或聽老師念圖書文字等。“閱讀是將要伴隨孩子一生成長的活動,早期閱讀并不在于單純發(fā)展孩子的閱讀能力,還要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看、聽、讀、寫一整套的養(yǎng)成性教育,為其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胡春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