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一大早,把婆婆送上了回綦江的班車后,九龍坡區灘子口的汪勤長長嘆了一口氣,隨后,她立即將剛滿兩歲的兒子送到渝中區大坪的父母家。
害怕兒子跟著婆子媽學一口綦江土話和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經過半年多的“死纏爛打”,汪勤終于如愿以償,以婆子媽年齡大了該休息為由,巧妙送走了婆子媽,了卻了自己的一塊心病。
兩歲兒子將“六”讀成“LUO”
“兒子在一歲零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說話,因為一直是婆子媽在帶,說話、做事以及生活習慣,都是跟著她學。”汪勤說,她和老公陳雨經營著一家商貿公司,夫妻倆早出晚歸,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兒子一直由婆子媽帶。
“婆子媽一直生活在農村,說話、做事和一些習慣,都和城市人不太一樣。”汪勤說,在她眼里,婆子媽難改的鄉音、不愛干凈,都讓她看著“難受”,礙于面子和體諒婆子媽帶孩子的辛苦,一直沒有和婆子媽發生正面沖突。
今年春節,汪勤帶著孩子到自己父母家過年,才下定決心要送走婆子媽。“你不曉得我當時有好尷尬。”汪勤說,孩子在外公家不但將唾沫吐在大門旁、鼻涕往袖子上擦,在和小朋友說話時,將“六”讀成“luo”、把“不”讀成“bo”(綦江口音),小朋友嘲笑兒子是鄉下人。這一幕讓汪勤心里極為不舒服,回家后,她就一直盤算要將婆子媽送走。
送走婆婆了卻一塊心病
大年一過,和丈夫陳雨商量好后,夫妻倆以“媽年齡大了該休息”為由,把婆子媽送上回老家綦江的班車,為免除婆子媽“被嫌棄”的想法,她承諾兩個月帶孩子去看一次婆婆,每月還多給婆子媽300元生活費。
“婆子媽帶娃兒有一套,兒子身體很好,我們也放心。這么做我們也有些內疚。”汪勤說,當她向丈夫陳雨提議將孩子送到外婆家時,曾遭到丈夫的強烈反對,原因是外公外婆都60多歲了,身體不太好。但當她把理由向丈夫陳述后,得到了他的理解。汪勤打動丈夫的理由是:外公外婆是地道主城區人,說話做事都是城市人“規矩”;而且城市人眼界廣,給兒子灌輸的知識也多。兒子的口音和亂吐唾沫、飯前便后不洗手等習慣,如不及時糾正,將會影響成長。
汪勤的煩惱,其實不少網友也有。朝天門做皮具生意的袁梅說,她老公老家在大足,孩子也是由婆子媽帶,兩歲多時,夫妻倆都覺得孩子學了不少“壞習慣”,最后也是將孩子送到外婆家。
面子作祟還是確有道理
沙坪壩某咨詢公司的劉女士認為,現代都市人讓父母帶孩子,已是大多家庭的首選。“小的時候無所謂,只要不太出格就行了。”她認為,孩子大了后就不能讓父母帶,“尤其是鄉下父母的思維和時代有些脫節,不能讓孩子的智力和知識面受到局限。”
“這是典型的面子觀念作祟!”在某獵頭公司工作的市民王宇認為,汪勤的做法,甚至有點歧視鄉下人的味道。“我小學是在農村上的,很多同學原來生活衛生習慣確實不好,但如今大家卻都是文質彬彬,照樣干凈整潔愛衛生。”王宇認為,這些事孩子長大自然就知道改。“汪勤的做法太不考慮老人的情緒。”
在電信工作的王歡認為,汪勤的這種觀念,有點“大城市主義”。“俗話說‘十里不通風,百里不同俗’。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差異,不能認為城里的習慣和口音就是‘洋氣’的表現。”王歡說,假設國家不是推廣的普通話,而是推廣粵語或者四川話,那豈不是我們就會把說普通話的人當成“土火”?至于城市人眼界廣,對兒子成長有好處的觀點,王歡更不認同:“娃兒要乖自己乖,要成才的自然成才,若是朽木永遠都不可雕。”(王德利)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