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數百頁篇幅 篇篇精美的裝幀 面面俱到的獎項
今年“小升初”政策還沒公布,家有小學畢業生的家長們卻耐不住心急了。他們紛紛按照往年家長們的經驗,早早幫著孩子收集制作起精美的求學簡歷:其中大多涵蓋了孩子從幼兒園到現在所得到的所有獲獎證書及作品、老師評語、同學贈言等,想通過其中的“素質評價”與“獲獎證書”敲開重點中學的大門。往年被稱為敲開重點中學金磚的“獲獎證書”,今年還能發揮“芝麻開門”的魔力嗎?
●原音重現
家長見了面最愛問:“孩子簡歷交了沒有?”
馬曲(化名)的兒子今年小學畢業,最近被兒子同學的家長問得有點著急:“孩子簡歷交了沒有?聽說再不交就晚了!”
“現在家長見了面,最愛問這句話了。”馬曲說,“聽說今年全面取消實驗班、試行小學推薦制等新政策,要求中學不能再挑選學生了,為孩子制作簡歷還有用嗎?”
求學簡歷怎么寫?重點都寫些什么?馬曲上網上一搜索驚訝地發現:“制作小升初求學簡歷竟然已經發展為一門培訓課程,收費500元。”讓馬曲感到欣慰的是,網上已經出現了多種版本的“小升初簡歷范本”。
馬曲還得到網上一位老師對寫“小升初簡歷”的提示。“這位老師告訴我,寫小升初的簡歷應該言簡意賅、實事求是介紹孩子的基本情況和獲獎情況、聯系方式即可。”
近年來,市教委禁止中學通過測試選拔學生。家長們為了能讓中學知曉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優秀,于是便想出了遞交“求學簡歷”的應對高招。
●現身說法
求學簡歷厚達100頁,獲獎證書就超過20個
綜合參考網上多種版本的“小升初簡歷范本”,經過一周時間的精心設計與制作,馬曲終于為兒子制作完成了一本厚達100頁的“求學簡歷”。馬曲自信滿滿地說,“按照往年的經驗,眾多的獲獎證書就會直接敲開重點中學的大門。”翻開馬曲為兒子制作的“求學簡歷”,記者看到了第一頁的主要內容。除了寫有學生的姓名、性別、年齡、畢業學校等外,馬曲把自己和愛人的學歷、職位也都標注了出來。“這是我們有意加進去的。”馬曲說,“我們倆都畢業于北京名牌大學,我們覺得寫上有利于學校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
在這本厚厚的“求學簡歷”中,先是一頁頁等級不同的獲獎證書就整整有20個:有學校評的文明學生、文明小標兵;有參加區里、市里獲得的各種獎,比如寫規范字、漫畫創作、制作直升機、英語口語比賽等,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到優秀獎、鼓勵獎等各個級別。
“攢這些證書可不容易啦!”馬曲感慨地說,“幸虧妻子是個細心的人,把孩子得的獎狀、證書都留著,想想這些年加起來,光培訓和報名費就花了3萬多元。”
●本報獨家解密●
證書后面就是“綜合素質評價手冊”。盡管綜合評價上兒子小學階段成績幾乎全都是優,但馬曲對兒子是否能被重點中學“看上”仍然表示擔憂:“男孩子淘,連區級三好學生都沒有得過,聽說有些學校必須是市級三好或者市級紅領巾獎章人家才面試你。”
●事實解密
教委力推素質評價,學校還看獲獎證書嗎?
從去年開始,在“小升初”決定性的條件中,出現了“綜合素質評價”的新名詞,但到底“綜合素質評價”起決定性作用還是“獲獎證書”多錘定音,沒有最后的結論。
今年的“小升初”政策盡管還沒有出臺,但“免試就近入學”的大原則不變。被政府力推建議的“綜合素質評價”和被家長青睞的“獲獎證書”到底作用幾何?哪個更能把孩子推進重點中學大門?
部分區教委有關人士透露,即便孩子想擇校,簡歷也不用做得太厚,現在的學校更看重“綜合素質評價”。這個綜合素質評價包括四到六年級的考試成績以及學校給予學生的綜合評定,特別重要的是區或者市里統一組織的測試,包括文化課和身體素質。但是,部分重點中學卻對此不太認可,“不同學校學生的水平不一樣,無法確定這所學校的中等生就比那所學校的優等生差。”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獲獎證書在決定錄取中的作用越來越小了。海淀區、西城區等多所重點中學招生負責人明確表示,如果學校擁有選拔學生的權利,學生也必須通過學校的測試,否則那些證書將跟一張白紙沒有區別。來自學校的解釋是,目前認證、發證機構混亂,不足以證明學生的真實水平,比如北京101中學藝術特長生測試現場,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歌劇院等首席演奏家擔任的評委就給多個“高段位”考生給出“基本功太淺”的評價。
今年,家長和學生憑著什么條件才能敲開心儀重點中學的門?學校、教委等都表示的異常含混,“等市里的大政策公布吧,到時什么都明白了。”此前媒體報道中的“全面取消實驗班、試行推薦制、今年中學只負責接收學生”等政策,到底能落實多少,目前仍然處于最后的觀望階段。
但是,來自家長們的消息稱,實際上招生學校為了爭得優秀生源,已經悄悄地開始了沒有硝煙的戰爭。學校搶生源、家長選學校……如果沒有像當年剛實行電腦派位那樣強硬的措施,在每年的春季都會發生一場耗盡心血的“小升初”戰爭,學校累、家長也累。孩子呢?
●采訪手記
●采訪手記
“小升初”擇校這道難題無解嗎?
按照慣例,每年的這個時期,我都要寫一些關于“小升初”的文章。當社會把“小升初”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時,我一直在思索:誰讓孩子成了“戰爭”的參與者?
當然,首先是家長。當家長把自己對社會認識感受的焦慮過早地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僅成了他們生命的延續,而且成了攀比的棋子。其實,優質的教育是什么?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的學校,只要是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就都是優質教育。其次,是管理。按理來說,國家一直在平抑“擇校”熱潮,也一直通過各種努力促使教育均衡。有專家指出,“擇校”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是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根治這種不均衡只有管理者能辦到,我想起一位知名中學校長發來的短信:“只要存在教育資源和質量差異,擇校不可避免,不存在絕對公平,關鍵是轉變教育觀念,盡量縮小生源差距,政策上是在努力這樣做,而上下觀念不改變沒用。”
“小升初”擇校這道難題看似無解,其實有解。我想,和諧社會的建立靠什么?一定是要方方面面改變觀念、真正做到身體力行才行。
●本刊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調查顯示:給孩子求學做簡歷家長有分歧,近四成贊成,三成多反對
在此次和新浪教育頻道的聯合調查中,選擇親自為孩子做簡歷的家長為39.91%,而表示堅決不會做的為35.62%,表示猶豫的為24.46%。在對于制作好簡歷能給孩子求學提供多大幫助的選項上,認為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的占35.09%,認為是升學的首要必備條件的為24.12%,是重要考察條件的也達到了28.95%,根本不在意的是11.84%。在對于簡歷能給孩子求學帶來哪些幫助的調查中,認為通過簡歷能更多地展現孩子的能力和優勢的占56.65%,靠簡歷可以引起學校和老師關注的為36.91%,覺得不會有幫助的占9.01%。
而在孩子的簡歷由誰制作的選擇上,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一起參與的占86.84%,應由家長完全代勞的為11.4%,還有1.75%的人會委托專業制作機構。對于制作簡歷應采取的態度,多數家長還是覺得應堅持實事求是的體現孩子的情況,比例為69.4%,但也有25.43%的家長愿意為孩子多突出優點,少暴露缺點。最后,對于“升學簡歷熱”現象的觀點調查中,家長依然表現出不同的認識態度,認為做好簡歷屬于求學的正常范疇的占38.2%,認為不正常,反映出急躁心態的也達到36.05%,覺得很不正常,完全不應該出現的為25.75%。由此可見,對于升學過程中過早出現的“簡歷熱”,家長的認識態度不盡相同。(甄石 李吉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