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哈爾濱市將全面取消民辦公助校,屆時這些“巨型名校”的神話將結束。然而,現在不少適齡學生家長仍在想方設法將孩子送進“名校”。
為上“名校”忙落戶
市民吳女士的女兒明年上小學,從去年起,她就開始“研究”如何能讓女兒上“名校”。吳女士家住長江路附近,原打算讓女兒去道里區兆麟小學的“校中校”育林小學上學。可在哈市首批取消的17所民辦公助校中,育林小學名列其中,吳女士希望通過擇校給孩子創造優秀教育環境的愿望破滅了。
于是吳女士又費盡周折地把女兒戶口落在了森林街的一個遠房妹妹家中,孩子進入了兆麟小學校區。從戶口落下開始,她就隔三差五地帶女兒去平時來往較少的妹妹家“認門”,生怕孩子在明年的小學招生報名中被老師問出破綻。
為進“校區”愁買房
為了能讓孩子進“名校”,一些家長還不惜重金在“名校”附近買房子,使“名校”附近的新樓盤和二手房的價格一路飆升。
市民白忠海的兒子3年后就要上小學,為了讓孩子進入“名校”,現在他就忙著在“名校”附近買房子。白忠海感慨地說:“我原打算每年花4000元的學費讓孩子上民辦公助校,可孩子正巧趕上了新政策,我們只好在‘名校’附近買房子了。我在南崗區、道里區的幾所‘名校’附近,都沒找到房子。”如今,白忠海已經在10多家房屋中介登了記,他表示,只要是“名校”附近的房子,不管花多少錢都要買下來。
記者走訪兆麟小學、繼紅小學、鐵嶺小學、經緯小學等幾所“名校”附近的小區發現,那里房源十分短缺。
在繼紅小學的對口招生區域里,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二手房售價達到27萬,而距此不遠的一套近50平方米的房子因為不在招生區域內,售價僅21萬。一家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來買房子的人大都是為了孩子上學。一旦有待售的房子,不超過一個月,就會被買走。
公助變民辦師資不變
民辦公助校就是依托名校辦的分校,在上世紀90年代初滿足了很多家長及學生的擇校需求。哈市原有70所民辦公助學校,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有46所。
2007年開始,哈市決定在3年內全部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公助校。2007年,哈市第一批取消了17所民辦公助學校,今年又停止了10所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公助校和33所學校企辦民營班的招生。目前被取消的民辦公助校絕大部分都恢復了公辦性質。
哈市教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被取消的民辦公助校將會轉變成完全公辦校或純民辦校。恢復公辦身份的學校將完全按照學區招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擇校,師資也不會有變化;轉變成純民辦校形式的學校將對教師采取聘任制。
按規定,民辦校可聘任現職公辦學校的富余教師,而目前公辦“名校”現有師資可以滿足公辦和所屬公辦民助兩所學校的需求,轉制后的民辦校可以繼續聘任公辦名校的原有教師。因此,大部分改制后的民辦學校基本可以保持原有配置,教學質量也不會有大變化。
在眾多民辦公助校中,規模最大的由民辦公助校向民辦校過渡的學校是哈爾濱69聯中。據該校負責人介紹,69聯中在2009年可能將全部轉為民辦,學生繳納擇校費入學。屆時學校可能會按照要求,改變名字。學校的教師資源基本不會有變化,現有教師繼續任教,人事關系也不改變,學校將把自行招聘的新教師的檔案放置在人才市場。
對于目前普遍存在的“擇校熱”,哈爾濱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認為,取消民辦公助校對于教育資源平衡來說是一個可喜的發展,更是學生和家長的福音。民辦公助校的取消,必將大大縮短“名校”和“薄弱校”之間的差距。相信將來不會再有“名校”和“薄弱校”的差別,家長也不需為孩子擇校而大費周折了。(作者:王磊)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