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地議論第三套房屋限購政策是否有必要全面撤退,現在看起來真還不合時宜。從來就沒有一項政策恒定不變,因此,適當的時候,都會被收起來。不過具體到限購政策來說,現在卻還不到被收起來的時候。所謂適當的時候,就理論而言,應是當房價被控制在一個“合理區間”的時候。目前,房地產價格離“合理區間”顯然還差得太遠了點兒。
房價略有滑動,就引起一片風聲鶴唳,這說明我們中間有些人正在進行自我驚擾和自我心理暗示。其中有些人是葉公好龍,有些人則是內心不安。面對市場在調控之下如期而至的適當反應,我們理應事先了然于胸,有充分的準備。
市場有這樣的反應,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征兆,說明調控政策是把準了市場病灶的,是收到了效果的。現在的房價,漲幅峰值不過是被削低了0.1、0.2個百分點,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算是將漲幅峰值削低10到20個百分點,也無礙大局,市場照樣是波瀾不驚。為什么這樣說呢?可以看看近些年來的房價走勢,漲起來是連破高位,跌起來卻只是零星微墜,有時候掉落到一定的價位階區上還會出現微幅反彈,表明市場存在一種面對下墜時堪以接托的底部基礎,并非所有人都拒絕交易,上岸觀望。
況且,一個漲幅過快的大城市,均價跌上個兩三千元,說是“理性調整、平穩回歸”可能更為合適一點。分析官方數據,房價回調的步伐如此緩慢、有序,可以印證出政策是健康的,所引起的副作用不大,市場不存在被限購政策一棍子掄趴下的危險性。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影射出樓市的抗壓力依然非常充分。
在這種關節點上,倘若限購政策淺嘗輒止,點到為止,那所有潛在的調控成果可能均將毀于一旦,調控一線也將因為這個堤壩決口而盡悉潰敗。此種縱虎歸山的代價未免太大了。
如今,我們已經走到不得不形成一種最基本共識的關鍵時刻——限購是最后一道防線,貴在堅持。
按照目前的態勢,房地產價格的“合理區間”不會很快出現。若要問,什么樣的價格才是合理、合適的?它在什么時候才會出現?唯一的答案應該是,均衡價格才是合理、合適的一種價格,它的出現,才是限購政策退出的時點。
均衡價格出現的唯一一個前提,是供需的均衡。在這個點上,大家都愿意接受。你愿意賣,我愿意買,皆大歡喜的局面才會出現。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種“合理區間”的解釋存在。要是以房價收入比來作答,依然會是一片混亂,房價水平高于當地收入水平或低于當地收入水平,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不能被買方和賣方所接受的,供需矛盾的激烈性不可能消除。
均衡價格或者說合理區間的出現,需要長時期的努力。目前只是千里之行第一步,難度委實不小,但如果沒有著手實踐和嘗試的勇氣,它就只能永遠是一個夢想。現在我們都能看到,政府正千方百計在作增量調控的沖刺。時不我待,限購政策之所以只能進不能退,并且退無可退,在于此項政策可以給增量調控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創造出不可錯過的時機。
在增量調控還不到位,結構調整還沒有出現一個實質性和根本性的突破時,限購政策作為一種迫不得已的辦法,可以立竿見影地彈壓住潮水一般的炒資洶涌肆虐,約束住價格過于非理性的瘋狂,從而相應削減市場和政策面已經堆積起來的超負荷與壓力。作為一種有效緩沖,如果不能采取嚴厲限購政策,今日市場不知會被炒資挾制到何種地步。在利用一個早已扭曲和變形的樓市托住整個下墜的經濟體,使之趨好企穩之后,繼而著手來理順樓市、整肅樓市、重構樓市已是勢在必行,這是歷史交付的重大民生課題,無法再回避了。
還必須看到,民生性的保障住房體系目前還沒有建立和完備起來,這要求在出臺調控舉措時具備高超的技巧和應對手腕。以前筆者批評過一些調控手法,認為過于呆板而缺乏靈活性,比如用一些生硬的條條框框去控制需求,捆得死死的,卻不能做到“控制需求”與“創造供給”并舉,還是治標難治本。然而,限購政策的推出卻是值得首肯的。它不僅僅在控制需求,調節需求,還是一種增量調控。
限購,不只是在需求環節上粗線條地加以收緊,敲打炒家,這同時,也能將那些原可能被炒資盡悉收入囊中的住房資源擠入市場,增加供給量,時間堅持愈久,增量便愈大。所謂從量變到質變,這是一個開端。如此一來,限購政策正好與保障性、政策性住房體系建設從不同角度和方位相呼應,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調控合力。
(章劍鋒 作者系房地產事務專欄作家)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