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土地信息的公開透明恰恰有助于形成有效監督,從而“加快清理查處工作”。
國土部近日披露,截至5月底全國共上報閑置土地2815宗,面積達16.95萬畝。國土部要求各地加快清理查處工作。
但幾天下來,國土部既未公布閑置地塊名單,也未公布囤地公司名單,更未提供合同簽訂時間、約定開竣工時間以及閑置面積、合同價款等信息,僅通報了7件違法違規用地案和6件掛牌督辦案,但這13起案件顯然無法使公眾了解2815宗閑置土地的全貌,何況其中涉及囤地的均非全國性的大地產商。而全部信息的公開透明恰恰有助于形成有效監督,從而“加快清理查處工作”。
十幾天前媒體公開的1457宗閑置土地黑名單上,由于清晰地列明了所屬城市及開發商大名,導致各地紛紛出來表態,并就一些典型地塊迅速做出處理意見,涉及其中的知名開發商也面臨巨大壓力,其中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停牌一天,專門公告解釋,這些都說明公眾對清理囤地現象擁有強大的輿論力量。國土部門曾表示,治理土地閑置,僅靠其一家是不夠的,因此更應該盡可能創造條件爭取媒體和民眾的支持。
如能公布名單,相信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知名開發商,尤其是央企及上市公司,都會將解決閑置土地當做重要任務來處理。
尤其要指出的是,此次國土部公布的數據并非清查所得,而是由地方上報。鑒于目前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和由此形成的與地產商之間的復雜關系,這些上報數據的真實度難免令人生疑,而回應疑問的最好方式就是公開。讓公眾了解到每一塊閑置土地的具體閑置原因是什么,如果是由地方政府調整規劃所致,前后規劃有何不同?惟其如此,才有可能避免地方政府主動為開發商撇清責任。
要求公開土地閑置詳情并非苛求,因為很難找到不公開的理由。相反,在房產市場日益敏感的今天,主管部門尤其是地方政府對閑置土地的處理態度完全可能成為公眾判斷調控意愿和執行力的重要指標,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清理也可算作調控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壓力測試。
□張鴻(媒體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